按照正常的流程,朱有燻作為原告是不會和朱橚這個被告見面的。

尤其還是親生父子,多少會有些尷尬的。

而朱允熥這麼做,明顯是要袒護朱橚了。

其實,歷史上朱有燻也曾狀告朱橚謀反。

但,那個時候朱允炆欲要行削藩之策,朱有燻這麼一告,正好中了朱允炆的下懷。

於是,當即便遣了李景隆突襲開封逮捕朱橚,把他貶為庶人,徙雲南蒙化。

而現在,朱橚擔著醫學院重任,留著他還來不及呢,又怎會把人趕走。

在朱允熥叫人喊朱有燻的時候,朱橚調整了情緒後,先主動解釋了朱有燻狀告的幾條罪名。

射殺儀衛司校尉那是因他酒後傷民。

派護衛乘坐驛船,那是因當時開封有了疫病,需要大批採購草藥用以救命。

至於讓囚犯到府中使喚,那是為了讓他們試新方子。

另外,娶生員已婚女子嘛,他娶的時候那女子就已經守寡了且是超了三年。

唯一不好聽的,不過就是納了寡婦而已。

剩下最重要的和北元韃子的貿易,那不過是為了和他們交易長於長白山的珍貴草藥。

最近才達成的交易,一株數百年的老山參,現在還留在朱橚的手裡呢。

朱橚握著那封電報一件件的說明,直到都說清楚了,這才道:“這都是有據可查,人證物證俱在的東西,你該怎麼查就怎麼查,叔全權配合著你就是。”

,!

在這幾件事情上,朱橚若說一點錯都沒有,那肯定是不盡然的。

但和其他某些王爺們相比,可不過都是小巫見大巫的東西。

沒必要因此上綱上線,真把朱棡咋樣的。

沒用多久,朱有燻被請到。

進門後,朱有燻先與朱允熥見了禮。

朱允熥遲遲不說話,這有燻這才轉而不情不願衝朱橚行了一禮,喊了聲父王。

不說朱橚有罪無罪還沒定,就是真的定了有罪,朱有燻作為朱橚兒子,永遠也得與朱橚共同進退。

哪能在這之前,就棄朱橚於不顧。

單這一點,朱允熥對朱有燻更有意見了。

少許後,朱允熥把手中給朱橚看過的電報遞給了朱有燻,道:“你幾天之前給父親上了封奏疏?”

朱有燻偷眼看了看朱橚,眼神有些飄忽的點頭。

“你看看是否這這個?”

朱有燻上前,接過了電報。

大致瞥了一通後,朱有燻把電報還回去,道:“是這個。”

朱允熥手搭在電報上,漫不經心地問道:“是否屬實?”

或許是由於心虛,朱有燻瞥在朱橚身上,久久都不敢回一個是字。

朱允熥面無表情,澹澹道:“想好了就說吧。”

朱有燻都能把狀告朱橚的奏章送到京師,又怎會沒想好?

在朱允熥詢問後,朱有燻便隨即點頭,回道:“屬實。”

知道子告父不太合適,話說完之後,朱有燻又忙不迭為自己解釋了一通。

說啥是為了朝廷,為了大義等等,才做出了此種六親不認之事,其目的都是出於一片公忠之心等等。

忠孝往往難以兩全,為了忠而擱置孝,這倒也能算作是大義了。

但朱有燻他是這樣嗎?

對這樣的解釋,朱允熥不置可否,只問道:“可有證據?”

對此,朱有燻一時啞言。

他提供了狀告,本應由朝廷收集證據定朱橚的罪,哪能像現在這樣直接問詢他這原告的。

即便為保護原告都不應該如此的。

朱允熥卻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