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因禍得福(第4/6頁)
章節報錯
落實到了報紙上。
讀書人和普通百姓區別於兩種方式,讓他們相對能夠接受的文字去書寫。
這樣一來,所有的輿論全部由朝廷掌握。
即便是賑災糧食的多少,朝廷都會給出一個明確的數字,到了地方偶爾縮水還可睜隻眼閉隻眼,要是一半不足甚至一粒不剩。
不用朝廷出手,自會有災民生吞活剝了他們的。
閒話不多說。
總之在朝廷邸報和應天日報的雙重作用之下,對大明銀行不利的流言倒是很快漸漸的平息了。
而且因為此事,大明銀行也算是因禍得福了,很多人開始明白,他們藏在家裡的錢並不那麼安全了。
相反放在銀行不僅足夠安全,而且還有些利息能賺。
最主要的是,大明銀行隸屬於朝廷,只要大明不亡,那他們的錢永遠就是安全的。
一時之間,大明銀行的客戶成倍增加。
各銀行負責人因人手嚴重短缺,導致存錢之人長隊排到了鋪子外面百米開外。
為了能順利把錢存進去,很多人天不亮就開始排隊了。
若是取錢的人排成這樣或許會頭疼,要知道這可是存錢的人啊。
高興還來不及了。
只有存錢的人越多,他銀行的業務才能更方便開展。
戶部尚書夏元吉知道各銀行的窘況之後,第一時間把情況奏報到了御前,希望朝廷能夠給銀行加派人手。
銀行雖由戶部直轄,但不僅那裡的負責人是職大的人,朱允熥在銀行上還有顧問之權。
早在銀行客戶剛開始有增加跡象的時候,朱允熥便把這一情況提前稟報給了朱標。
朱標和朱允熥一致認為,這事兒不能由朱允熥去提,只有讓戶部感受到了壓力,然後由他們來提這要求。
如若不然,那些文官便又將會以為,這是朱允熥故意往銀行裡面安插人手。
畢竟那些文官的彆扭,他們可都是親自領教過的。
等了數天時間,夏元吉實在扛不住找到朱標的時候,朱標這才召見了翟善。
對於夏元吉面臨的困難,翟善也曾私下了解過。
銀行人手短缺倒是可以從各地調精通算賬的書吏,但再熟練的書吏和從職大招過來的二也是相差甚遠。
職大一人能辦的事情,那些書吏往往得想要兩人甚至更多。
而且即便是這,也仍常常出錯。
好在負責職大的是職大的人,即便是出了錯晚上查賬的時候也能夠糾正了。
夏元吉直接領銀行,他非常清楚職大出身的學生能對之起到事半功倍的結果,私下裡也沒少和翟善就這一問題據理力爭。
好在現在的文官不像後期的那些抱團的厲害,也還更要臉,希望透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回饋自己初入官場時的宏志。
最終,翟善妥協了。
在見到朱標的時候也沒那麼多廢話,直接表示職大出身的學生素質遠高於那些從各衙門調出來的老書吏。
請朝廷能夠從這一方面著重考慮,儘快為銀行配備起充足的人手來。
而既然是單單從職大選人,那就不需要之前那種繁瑣的選拔方式了,朱允熥直接拿出了職大最近的考試成績。
除此之外,職大的先生也做了舉薦。
有的學生學習成績好,不代表辦事能力強,而有的學生學習不好,但應用能力足夠厲害,反倒是能擔當的重任。
還有的學生那就是品行不夠端正,需要多加磨鍊收斂秉性方可成大器了。
但,銀行隸屬於戶部,往銀行派人的職責就屬戶部當仁不讓了。
所以,最後到底該用誰,那還得由翟善來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