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日新月異的紅星電子(第2/2頁)
章節報錯
再加上其他的例如清潔工、後勤這類輔助人員,大概在3萬人的樣子。
建築公司那邊有3000多人。”
由於當下大陸的工資水平低,dvd又十分賺錢,所以蔣震廷定下的招工策略是飽和式的。
不存在什麼一個人幹三個人的活,拿兩個人的工資這樣的事情。
“員工宿舍和食堂都安排好了嗎?”
現在的交通並不便利,有個腳踏車都算是不錯的了,還有很多人都是步行。
而紅星電子因為大片拿地的原因,離原來的城區都是相對較遠的,通勤是十分不方便的。
所以在建設初期,員工宿舍和廠房是同步進行的。
“宿舍還在修建,不過速度沒那麼快,我們招的人太多了。”陳浩南面露尷尬。
他沒想到蔣震廷沒有問dvd的產銷情況,而是來問基礎設施。
蔣震廷皺了皺眉:“那工人們的通勤是怎麼解決的?”
“每人每月10元錢的通勤補助。”
現在普通工人的工資水平就在50元上下,10元錢的通勤補助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錢能替他們走路還是騎車?”蔣震廷有些惱火。
在香江,通勤補助是個普遍的做法,因為香江地方小,交通也便利,錢確實能解決大部分通勤問題。
“我看他們也挺開心的”陳浩南撓了撓頭。
蔣震廷打斷了陳浩南的解釋:
“把三區的建設停一下,優先修建員工宿舍,在此之前,通勤班車先開起來。”
“那通勤補助還發嗎?”
蔣震廷頓了一下,沒有回答,而是繼續發問:“現在普通工人的工資水平是什麼情況?”
“現在算上各類補助,組裝廠的工人工資在80元錢上下浮動。”
這份工資在當下絕對算是香餑餑,比絕大部分的國企工資都高了。
不過對於蔣震廷來說卻是有些不滿意,現在dvd一個月出貨20萬臺,出廠價600美金。
一個月銷售額就是12億美元,而3萬人,一個月80塊錢,工資成本才240萬華夏幣。
這個差距大到已經可以忽略這部分的成本了。
蔣震廷心裡很不是滋味,這個年代的華夏就是如此。
沒有技術,沒有資金,卻靠著無數人的堅持,在艱苦的條件下飛速的發展。
不過現在的紅星不一樣,有技術,有資金了,不需要這些人再一起受苦。
“80塊錢還要降補助?下個月把工資下限提到200,研究所那邊一樣,基礎工資翻倍。”
蔣震廷這話斬釘截鐵。
“好的,蔣先生。”
:()讓我接管洪興?我轉手成立黨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