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孃都在家?大白天的,不用下地幹活了麼?

想起自己家那幾畝地,草長得比人都高,周小炎瞭然。

咱爹這是墮落了啊!

周小炎手扶額頭。

周小敏把兩扇大門都開啟,讓周小炎進來。

周小炎跨過高高的石門檻向裡面望去。

只見大門內是一個青石鋪成的院子。

院子不大,但對於小村莊來說也不算小。

對面是一間寬廣的堂屋,這裡的人把這叫堂前。

堂屋很寬大,足有丈半。

堂屋兩旁,是東西正屋,東正屋的門朝西開,西正屋的門朝東開。

正屋兩旁,是東西廂房,東廂房朝西,西廂房朝東。

廂房與正屋之間是有屋頂的,中間是兩條過弄。

經過過弄,後面是一個石板鋪成的小天井,小天井後面是一排朝南的灶間和倉庫。

這就是周小炎的新蓋的家了,新房子不奢華,沒有精雕細琢的花式圖案,但很實用。

周小炎這幾年是見過世面的,也不禁連連點頭。

現在,周家堂屋大門洞開,周小炎看到村子裡的長輩都坐在家中。

看到周小炎回來了,眾人都站起來,走到院子裡迎接。

周小炎摸摸鼻子,有點不習慣他們對自己的重視。

曾幾何時,自己可是這些長輩眼中的熊孩子,當然,骨子裡現在還是。

現在,自己成了他們眼裡的香餑餑了?

“小炎回來了!”(小缺改回來小炎了)

“個子長高了不少,都快趕上你爹了。”(其實還差一個頭,他爹周仝可是高個子)

“這孩子,真是出息了,記得那會兒,還給我家送過米呢。”

饑荒那年,除了孫老財,村裡哪家沒吃過周家的米?

孫老財家是真有錢,穿著補丁打補丁的他今天也在其中。

說起攢錢,姓孫的比姓周的高明多了,饑荒那年,周家攢了四兩多,孫家攢了四百多。

要知道孫家當時也歉收,他們賣的只是去年的一點點存糧。

這些長輩們誇獎了一番周小炎,說什麼有出息,將來我們村全靠周兄弟了這些,周小炎的爹周仝只有呵呵的笑。

周小炎現在也知道了,鄉親們今天聚集在自己家裡是商討鋪設從村裡到縣城的石板路。

周小炎讓他們繼續,自己到後面廚房找娘說話。

正好他娘胡恬得知兒子來了迎出來,母子相見,一陣唏噓。

胡恬哭了一會,周小炎騙她,說那年就是因為用五兩銀子買了武功秘籍才被仙師看上的,反正她又不知道。

周小炎又問,“娘,咱家怎麼能蓋得起大房子?”

胡恬奇怪了,“不是你帶回來的銀子嗎?”

“我不知道啊!”

想了想,周小炎大約摸估計是青蓮宗送的銀子,只有他們了。

金子銀子他有,還有不少,放在儲物戒裡面都快忘了。

周小炎又問:“娘,咱們山邊那塊地不種了嗎?”

胡恬說:“咱家現在有八十畝地,其他都在一起,路也近,山邊的地有些遠,只有七畝,去年種了些藥草,今年沒來得及打理,沒想到拋荒了。”

原來是這樣,山水界地廣人稀,其實只要不是荒年,飯是有的吃的。

剛才說起銀子,他想起靈石,想起靈石,他又想起靈根。

於是他拿出一塊測靈石,要給姐姐測靈根。

但是很遺憾,周小敏沒有靈根。

然後他給娘胡恬測靈根,胡恬也沒靈根。

周小炎又回到堂前,正好村裡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