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這兒有張淵明盯著就足夠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麥克有些失落地說。
這番話立刻引起了朱桂的興趣,麥克也就此做了解釋。
那時的伊朗,在歐洲幾乎是獨霸一方的存在,雖然國土不位於歐洲,但影響力已延伸至歐洲,正如現在的大明國一般,所向披靡。
歐洲幾乎所有國家,都曾受到伊朗的重創,伊朗堪稱當時最大的殖民帝國。
聽了解釋,朱桂不由自主地感到驚訝。
“伊朗國竟然這麼強,難怪以前那麼囂張。”
朱桂道。
但與大明國的戰爭之後,伊朗的氣焰也算收斂了些。
它徹底明白了一個道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
正因為這次挫敗,伊朗的鋒芒徹底被削去。
“太子殿下,您還是小心為上。”
“伊朗可不好惹,小心它捲土重來。”
“這次雖敗,但伊朗可是記仇的很。”
“希望貴國多加小心,別讓伊朗有機可乘。”
麥克一臉鄭重地說。
聽完這話,朱桂輕輕點頭。
看來,他對伊朗的瞭解確實不夠深入。
但這番談話讓他對伊朗有了更深層的認識。
既然對方不可能善罷甘休,他們就必須處處謹慎。
儘管大明國實力強勁,若遭突襲,也可能措手不及。
於是,朱桂馬上安排人把這訊息送回國。
“陛下,這是太子殿下要我傳達的話。”
一名士兵在朱元璋面前稟報。
聽了這話,朱元璋微微點頭。
“伊朗是不是有點太自不量力了?”
“還想復仇?難道還沒認清我大明的實力?”
一位大臣不屑地說道。
“話不能這麼說,朕覺得還是謹慎為好。”
“既然太子殿下都這麼講了,可見此事非同小可。”
“事事須得小心,不能太大意了。”
朱元璋神情嚴肅地說道。
隨即,他立刻將此事通知了邊境地區,讓駐守邊疆的將軍時刻提防伊朗。
而在伊朗國內,已是動盪不安,許多人不滿地喊叫,讓伊朗國王有些招架不住。
他對結果自然不滿意,無奈此時國力確實不如大明國。
不滿又怎樣?又能如何?
眼下,他們只能忍辱負重,想復仇,唯有耐心等待時機。
接下來,他們必須全心投入國家建設。
經此一戰,認識到科技的力量,科技不提升,復仇無從談起。
“你立即去召集國內最頂尖的工程師。”
“我要大力推動我國科技進步。”
伊朗國王忽然對著一旁的大臣說。
聽完這話,大臣即刻行動起來。
他們已徹底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同時也明白,今後不能再肆意妄為。
工程師們得知訊息,瞬間振奮起來。
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構想,只是未曾得到國王批准,無法實施。
這次,終於能大顯身手。
大明國這邊,依舊穩定發展,北方一些國家絡繹不絕來到大明,希望建立貿易關係。
透過這次較量,大明國發展更為繁榮,全國上下,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朱桂近期好像不在國內,我們也得想辦法做點貢獻才行。”
這天,幾位皇子聚在一起商量。
他們已決定“擺爛”,對皇位不再抱有幻想。
現在唯一考慮的是如何助大明國發展。
不管怎樣,自己畢竟是大明的皇子。
如果一直這樣無所作為,實在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