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朱元璋心頭時不時泛起對朱桂境況的好奇波瀾。

午後時分,一陣震耳欲聾的轟鳴撕破寧靜,劃過皇宮上空,擾動了正埋首公務的朱元璋。

“難道是小十三歸來了?”他心中嘀咕,眉宇間滿是疑惑,隨即快步邁出宮門,去一探究竟。

果不其然,那緩緩降落的飛機正是朱桂的座駕。

朱元璋心中那份急於知曉歐洲訊息的迫切,此刻更甚。

朱桂的歸來,彷彿一顆定心丸,讓他心中的石頭落了地。

兩個時辰的等待後,朱桂帶著自信滿滿的步伐踏入皇宮,向朱元璋稟告:“父皇,兒臣已歸,歐洲之事,一切順利。”

朱元璋聞此言,臉上頓時綻放出欣慰的笑容。

歐洲的勢力,似乎並不如想象中強大,他之前的憂慮或許多餘了,那邊的發展終究難以企及大明的輝煌。

他心中明鏡似的,大明今日之輝煌,朱桂功不可沒。沒有朱桂,這一切成就無從談起。

於是,朱元璋召集文武百官,既然歐洲事務進展順利,是時候與眾臣分享這一喜訊。

訊息一出,朝堂之上,議論紛紛。

“歐洲,那是個我們從未涉足的神秘之地啊!”一位大臣感嘆道。

“十三皇子真是了不得,短短一月,便將歐洲納入囊中。”另一人讚許道。

“確實,換做是我,絕不可能如此輕易達成。”又一人附和。

皇宮內,驚歎聲此起彼伏,大臣們無不感到震驚。在他們眼中,歐洲曾是遙不可及的存在。

朱桂的探索,讓大家對歐洲有了新的認識,恐懼也隨之減輕。

朱桂望向朱元璋,期待著對他這段時間努力的認可與獎賞。

朱元璋自然心領神會,當即宣佈將給予朱桂嘉獎,畢竟這等壯舉非一般人所能及。

“恭賀十三皇子取得如此輝煌成就。”其他皇子雖口中稱讚,心中卻五味雜陳,暗自嫉妒。

朱桂的崛起,對他們而言,如同王位路上的攔路虎,若任其發展,恐將無緣皇權。

朱元璋心中亦有千迴百轉,他不願朱桂成為王位的強有力競爭者,畢竟,朱桂並非太子。

朱桂對此卻不以為意,眼下的局勢對他極為有利。

他計劃用自己的能力贏得所有人認同,而佔據歐洲,不過是其宏圖偉業的冰山一角。

其他皇子見朱桂風光無限,心中恨意油然而生。“十三的舉動已成我們的眼中釘,必須設法壓制他。”

一皇子低聲對旁人言道,“否則,我們可能永遠無緣皇位。”

聞言,眾皇子默默點頭,心知肚明。若論皇位之爭,朱桂是最強勁的對手。

.高居皇位的朱元璋,眼神中也多了幾分深意。

“這十三,看樣子對皇位野心勃勃,他的成就已遠超其他皇子。”

他暗自思量,這未必是好事,畢竟朱桂的位階不及其他皇子,且年歲較小,按傳統,皇位應由嫡長子繼承。

儘管其他皇子的成就不如朱桂,但地位高於他。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誰將繼承皇位,似乎並不那麼重要,至少對朱元璋而言,更多的是內心的不甘。

“此事諸位已悉知,各位愛卿有何高見?”朱元璋問向群臣。大臣們聞言,議論戛然而止,皆無言以對。

成就既已斐然,再多建議也顯得蒼白無力。

見狀,朱元璋滿意地點點頭,宣佈散朝。

臨行前,朱元璋單獨留下了朱桂。“小十三,你皇兄們的臉色你該是看見了。但別擔心,繼承皇位的最終決定權在我。”

朱桂聽罷,輕輕點頭,心中明瞭,朱元璋這是在給他畫餅充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