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朱元璋只能隱忍,不對燕王府的詭計加以戳穿。

“微臣深知輕重,絕不敢洩露半分。”

使者連忙拱手,神色惶恐。

他早前也風聞燕王以智謀平定瓦剌與韃靼之事。

未料今日證實,此事與燕王毫無瓜葛。

損害皇室尊嚴之事,使者亦不敢妄議。

“行了,你先退下,讓我靜靜。”

朱元璋擺手,頭痛地說道。

使者連忙告退。

朱元璋則捂著額頭,尋一角落坐下。

此刻的老朱頭痛欲裂。

原以為朱棣的捷報意味著朱家又添一戰神,

豈料竟是謊言一場!

朱家藩王中的戰神,唯有朱桂一人而已!

最令朱元璋憤慨的是,

為了維護朱家顏面,他竟不能當眾拆穿這一謊言。

甚至將來他人提及此事,他也只能附和,無法揭露。

僅是想象這情景,老朱便恨不得甩朱棣幾個耳光。

沒事你編造什麼戰功?

搞得老子牛皮都吹出去了,騎虎難下!

朱元璋深呼吸,再緩緩撥出。

幾次反覆,心中的怒火仍未平息。

但想到壽宴將至,朱棣等藩王必會前來,朱元璋心中略感寬慰。

到時候,定要讓朱棣好看!

“唉!”

“若這群藩王能有小十三那般省心該多好!”

最終,朱元璋不由長嘆一聲。

時光飛逝,轉眼間,朱元璋壽宴之日臨近。

本是舉國歡慶的壽宴,

卻因朱桂呈上的一份文書,令老朱愁眉不展。

無人知曉那份文書的內容,

但眾人皆知,

老朱心情不佳!

無人敢在此刻觸怒老朱。

因此,即便是籌備如此喜慶之事,眾人亦是小心翼翼,

生怕惹得老朱不悅。

加之,作為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壽宴,各方顯貴紛紛遣使送禮。

鄰近或有閒暇者,更是親自前往。

至於那些遠在邊疆的藩王,身為老朱之子,自然也要躬身赴宴。

此外,

民間也自發向老朱的壽宴獻上祝福。

老朱雖對如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等子嗣的過失有所寬容,

但對於貪官汙吏、豪強惡紳,他向來嚴懲不貸。

故而,除秦王府、晉王府周邊,大明各地百姓仍念老朱之善。

適逢老朱壽辰,民間不乏獻禮之人。

再者,

作為東亞大國,大明有許多朝貢國與邦交國。

值此朱元璋壽辰,各國自然派遣使節攜禮而來。

幸而大明多地已鋪設鐵路,

眾人前往應天府祝壽,無需再長途跋涉數日乃至數月。

諸多番邦小國首次見識到朱桂改造後的大明。

當他們乘坐朱桂發明的火車,無不驚歎連連!

火車這一龐然大物令他們震撼不已。

隨著列車員的介紹,得知火車出自大明代王之手,還順勢推廣大同府的特產。

儘管許多大明商賈已將大同府商品帶往周邊銷售,

但地域廣闊,難免有所遺漏。

而在火車上,大同府的商品種類齊全。

即便不便攜帶的大件商品,也有圖冊展示。

這些資料供所有乘客查閱或選購。

那些前來參加朱元璋壽宴的番邦使節,個個目不暇接!

“複合肥!殺蟲劑!合成樹脂!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