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揮揮手,起身離開。東瀛那邊還有一些事情沒解決,上次走得太匆忙,這次要好好處理一番。

看著朱桂漸漸遠去的身影。

張明志眼中更加有神了,一腦袋扎進書房裡,好像知識就在那裡等著他一樣。

朱桂這次回來不僅僅是為了科舉的事。

這次考試讓他發現了不少問題,特別是教育的問題實在是太嚴重了。

太多窮人家的孩子根本上不起學。

儘管他自己是個學霸,但他清楚對於許多老百姓來說,並不是努努力就能解決問題的。

“備馬,我要去應天府。”

……

到了應天府後,朱桂直奔皇宮而去。

路上無人阻攔,遇到的人都很有禮貌地讓路。

他們對朱桂既敬佩又畏懼。

這樣的一個能人是大明的福氣,但對他們個人而言可就不太好了。

“呼——太子終於走了,只要看他一眼我就心驚膽戰,難道這就是所謂的皇家威嚴?”

一位朝中大員看著朱桂漸漸遠去,自言自語道。

不過他很快反應過來。

不對啊,在皇帝面前都沒這種感覺。

很快,朱桂來到朱元璋面前。

見到來者,朱元璋放下手裡的奏摺,臉上露出笑容。

在他所有的兒子中,朱桂是最有能力的一個,這讓朱元璋十分滿意。

“兒臣拜見父皇。”

“咱倆之間不必拘禮。”

朱元璋笑眯眯地說。

不過朱桂還是行了禮。

看到這裡,朱元璋更滿意了。

“我的幾個孩子裡,就是你最懂事。”

說著還嘆了口氣,如果每個人都能像朱桂這樣就好了。

“我這次來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想和父皇說。”

“你啊,比我還忙活。”

“嗯,有什麼就說吧。”

朱元璋難得地拿起茶杯喝水,卻發現茶已經涼了很久。

通常只有有人來找他的時候他才會稍微休息一下喝口茶。

“我想辦所學校。”

聽到這話,朱元璋端著茶杯的手略微頓了頓。

開辦學校是件大事,雖然之前也有私人學堂,但學生多是達官貴人的子女。

真正給窮人辦的學校非常少見。

主要原因當然是因為窮!

直接點說就是不划算。

讓窮人學習那麼多幹嘛?等著他們造反嗎?

看到朱元璋陷入沉思,朱桂趕緊解釋:

“父皇,在以前確實不需要太多學者,但現在不一樣了。”

“大明逐漸進入工業時代,急需大批擁有文化和技術的人才,而不是隻會欺凌弱小的人。”

“此外,底層百姓背景乾淨,容易管理和控制,非常適合為我們所用。”

“將來我們要向世界擴張,同樣需要一大批高學歷人才。而這些百姓能夠吃苦耐勞,得到機會之後也會更加感激朝廷的栽培,從而為國家盡心盡力工作……”

“……”

聽完這番話,朱元璋眼睛裡露出了光芒。

原來自己的眼光還是有些短淺了。

只看到了表面現象,沒有洞察更深的層面。

甚至可以說,自己連皮毛都沒有看透。

這麼想著,朱元璋笑著站起來給了朱桂一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