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沒有抱怨工作太多,而是欣然接受任務。

朱標不知道,朱元璋讓他巡視西安,是因為有遷都的考量。

朱標更不知道,這次巡視西安會斷送了他的性命。

然而,整個明朝除了朱桂,再無人知曉朱標的壽命即將走到盡頭!

朱元璋和朱標同樣不知情。

朱元璋甚至還在期待朱標來接班......

這次朱元璋打算把首都搬到西安,主要目的是為了給朱標接班做皇帝鋪路。

因此,朱元璋心裡琢磨著得跟朱標說清楚。

“我讓你去西安轉一圈,有幾個意思,你去的時候最好把這些事情一併解決了。”

朱標一聽老爸這話,立時豎起了耳朵仔細聽。

朱元璋接著往下說:

“頭一樁,西安是秦王的地盤,以前他沒少挨咱們的訓,不知道記性長進了沒。”

“所以你這次去西安府巡視,也是想讓你查檢視他到底改沒改錯。”

這位秦王朱樉,排老二,今年三十五,從洪武十一年開始就在西安當土霸王了。

比起才出去不到一年的朱桂,秦王朱樉絕對是老資格的藩王了。

當然,這老資格僅限於資歷和年紀。

但要說到管理藩地的本事,秦王朱樉比朱桂差遠了,連尾巴都追不上。

“兒臣記住了。”

朱標能感受到朱元璋的苦心,馬上拱手應答。

朱元璋輕輕點點頭,又接著講:

“再一個,我想把首都搬到西安,你去那邊考察考察,瞧瞧那地兒現在適合不適合建都城。”

這話讓朱標表情有點驚訝。

畢竟,歷史上遷都是天大的事。

這可是動全身的大動靜,真要遷都,朝廷裡肯定反對聲一片。

因為大臣們的家業多在京城周邊,一旦搬家,他們的利益就會受損。

所以,遷都的事,自然會遭到反對。

但朱標這麼一想,也想到了朱元璋要遷都的理由。

眼下大明的首都設在應天府,經濟上划算,政治上卻吃虧。

南方的應天府對北方的影響力不夠,對西北和北邊邊疆更是夠不著。

要是這樣放任不管,大明遲早變成個偏安一隅的小朝廷。

朱元璋當初也意識到這個問題。

所以他不顧朝廷上那些反對分封藩王的聲音,把自己的兒子們都打發到邊境,希望能穩定大局。

但把藩王分配到邊境,只是權宜之計,解決不了應天府地理位置不好的硬傷。

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遷都!

現在朱元璋就想遷都,找個儘量能影響全國的大明城市。

西安就這麼進入了朱元璋的視線。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地處中原要衝,有潼關天險,守得住攻不破。

西安還是漢族的發源地之一,遷都西安能收攏人心。

最重要的是,西安離各地的距離都差不多,擴大了皇城的影響力。

這些資訊在朱標的腦海裡過了一遍。

同時,朱標也想到了西安的問題。

“父皇,西安經過唐朝末年和五代的戰亂,皇宮早荒廢了。”

“如果要遷都到長安,就得投大錢搞基礎設施,怕是開銷不菲。”

朱標想到西安可能存在的問題,立馬皺起了眉頭。

“這些我都知道,只要你考察完了覺得能定都,我可以找老十三借點銀子嘛。”

朱元璋毫不在意地擺擺手,提出了自己的解決辦法。

朱標聽了臉上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