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從此糧食充足,再也不會有人因飢餓而死!

大明朝的人口即將迎來火箭式的增長!

在眼下這個時代,人多就意味著國家實力強!

每當多出一張嘴有飯吃,大明朝的腰桿子就更硬一分!

燕王府裡頭,朱棣得知朱桂給老朱出主意改造大明寶鈔的事,好一陣子沒言語。

陶光嘯呢,下巴都快驚掉了。

身為燕王的智囊,他實在難以接受代王像開掛一樣連連建功!

前不久朱桂在大同府改革寶鈔的成功案例還熱乎著呢,轉眼間又傳來訊息,朱桂竟然指導起朱元璋,要對全國的寶鈔動手腳!

不僅如此,朱桂還獻上了世界地圖和蒸汽船的製造秘訣!

陶光嘯還聽說,朱桂打算重啟陸上絲綢之路,派大同府的軍隊前去護航。

朱桂短時間內這一連串的成就,把陶光嘯看的是目瞪口呆!

就算陶光嘯精通儒釋道三教,就算自認是天下少有的人才,但在朱桂這排山倒海般的壓力面前,陶光嘯發現自己毫無招架之力!

朱桂使的這些招數,別說破解了,就算想學,也學不來啊!

畢竟世界地圖、蒸汽船這些玩意兒,不是隨便學學就能造出來的!

想著想著,陶光嘯望向身邊的朱棣。

只見朱棣揹著手站在窗邊,眺望著遠方,臉上寫滿了複雜的情緒。

剛聽聞朱桂的這一系列訊息,朱棣受到了不小的衝擊!

以前,朱棣從不停立功的朱桂身上,感受到的只是作為藩王的競爭壓力。

那時就算朱桂考核贏了,問題也不大,因為大哥朱標身體還好,其他藩王幾乎沒可能當上皇帝。

朱桂就算考核勝出,也就是得到些金銀財寶,這點東西朱棣根本不在乎。

他根本不差這點錢。

但朱棣怕老朱覺得自己態度不端正,所以每當朱桂立功受賞時,他都裝作一副挺失望的樣子。

實際上,朱棣不過是在陪大家玩玩。

他知道,只要有朱標在上面壓著,朱桂立再多功也是做不了皇帝的。

於是朱棣就跟著演戲,配合一下。

可自從朱標病倒後,情況就不一樣了。

原先因為朱標存在,其他藩王都沒戲唱的局勢發生了改變,他們有了問鼎皇位的機會!

現在他們之間的較量,不再是幾句無關痛癢的誇讚,也不再是微不足道的寶鈔獎勵,而是那至高無上的大明皇帝寶座!

自打朱標生病起,所有的藩王都站到了跑道上,比賽誰能奪得太子之位!

眼下的情形看,朱桂在這條跑道上跑得最快!

“小十三的變化速度,真是出乎我的預料。”

朱棣感慨地說出了心裡的想法。

自打朱標病倒,朱棣的雄心就被點燃了。

在朱棣眼裡,其他藩王都是小角色,這天下藩王中,能算個人物的只有他自己和朱桂。

然而在朱桂接二連三的建功後,朱棣發現朱桂已經把自己遠遠甩在身後了!

“殿下其實不必太過著急!”

這時,陶光嘯見朱棣興致不高,連忙勸慰道。

與陶光嘯堅定的反對立場不同,朱棣是個時常搖擺不定的反對者。

所以每當朱棣動搖時,都是陶光嘯出面堅定了朱棣繼續反對的決心。

緊接著,陶光嘯繼續解釋說:

“代王殿下雖然搗鼓出不少東西,但終究不過是些奇技淫巧,上不了檯面。”

雖然陶光嘯心裡也覺得朱桂的那些東西很牛,但為了給自家主子提氣,他就貶低了朱桂一番。

朱棣心裡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