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前都不眨眼。

怎麼就整不明白這經濟問題呢?

朱元璋愁,愁得底下的大臣們也跟著愁。

除了皇子們,別的官員也不敢這時候安慰朱元璋,畢竟安慰就等於說老朱不對。

錯才需要安慰嘛。

可老朱那脾氣,不是親戚朋友,誰敢指著鼻子說他不對?

這時,倒是有大膽的官員站出來,拱手說:

“陛下改革紙幣失敗,其實很正常!”

此言一出,不少官員面色都變了。

朱元璋嘴角抽了抽。

你這傢伙,這不是往傷口上撒鹽嗎!

只見那官員接著說:

“正常在於陛下要改的是全大明的紙幣,難度和代王在一府改革的難度不一樣。

如果說把難度比作移山,大同府的改革如同搬廬山,而整個大明的改革,那就是移泰山啊!”

這話一出,朱元璋的臉色稍微緩和了些。

這傢伙說話中聽,行!

不過,朱元璋心裡清楚,要是讓朱桂來改全大明的紙幣,很可能也會成功。

而且,朱元璋忽然明白了,朱桂為啥要在大同府發新紙幣。

朱桂這是不想和老一套的大明紙幣扯上關係!

換句話說,朱桂這是在防著朱元璋呢!

朱桂擔心自己把寶鈔管好了,朱元璋又開始亂髮大明寶鈔。

所以他就想了新的寶鈔法子!

一想到這兒,朱元璋臉上的肌肉都不由自主地抖了抖。

朱桂這招想得真夠長遠的!連自己老爸都防上了!

同時,朱元璋也不得不承認,看來要改革寶鈔,還得靠朱桂出主意啊!

就在這時。

太子身邊的侍衛也帶回了訊息,朱標也讓朱元璋去問問朱桂,這父子倆想到一塊兒去了。

於是,朱元璋就下了旨意,問朱桂怎麼解決現在大明寶鈔的問題。

因為鐵路修得越來越多,訊息傳得也快。

沒過多久,朱桂的回信就到了。

朱桂面對寶鈔換不了錢的問題,提出了兩個辦法。

第一:

開放海禁!建立海上絲綢之路!這樣能把海外的金銀弄到大明來!

到時候大明寶鈔的信譽自然就穩穩上升!

第二:

組建大明海軍,佔領海外金銀礦,直接把那裡的金銀搶到大明來!

只要能讓寶鈔能兌換金銀,那寶鈔的信任度也會逐步提高。

這兩個主意,一個是靠貿易賺金銀,一個是靠掠奪賺金銀。

朱元璋聽著,眼睛裡閃著光。

這小十三的攻擊性怎麼感覺越來越強了?

侵略性換個詞,也可以叫作進取心!

沒錯,朱桂就是個充滿進取心的年輕人,他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

而且從朱桂不久前繞行千里,幹掉北元可汗的事情看,朱桂身上的狠勁也不少。

這麼一來,朱桂在朱元璋心中的形象就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