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朝堂,氣氛格外緊張。崇禎端坐在龍椅上,目光掃過百官。戶部尚書陳子敬剛剛陳述完糧倉儲備計劃的具體方案,朝堂內已是一片竊竊私語。

“陛下,糧倉儲備固然重要,三省糧倉雖然試點成功,但全國推廣所需資金巨大,地方財政恐難以支撐。”顧承山緩緩出列,語氣雖謙恭,卻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堅決,“臣以為,當前以恢復邊疆防務為重,糧倉計劃應暫緩實施。”

他的發言得到了一些清流的支援,數名大臣紛紛附和。

“陛下,邊疆危機迫在眉睫,若此時耗費國力修建糧倉,恐難應對外敵。”

“糧倉佔地多耗費大,且恐怕難以短期見效。”

“請陛下三思!”

這些聲音此起彼伏,彷彿要將整個朝堂淹沒。東林黨的反撲來得猛烈,甚至隱約有將新派官員壓制下去的趨勢。

崇禎靜靜地聽著,臉上毫無波瀾。他等所有人說完,才緩緩開口,聲音低沉卻擲地有聲:“糧倉儲備是為大明長遠計,非一時之需。朕問你們,邊疆戰事為何迫在眉睫?是因為前朝無備;試點地區為何能穩?是因為有糧倉支撐。此事豈能因一時阻力而廢?”

他的目光直視顧承山,語氣鋒利:“顧愛卿,你方才所言,似乎是在為士紳的利益而非百姓的生計著想。”

顧承山面色微變,連忙拱手:“陛下言重了,臣只是擔憂國力難支,並無私心。”

“是否無私,玄衛已經查明。”崇禎冷笑,拍了拍龍椅的扶手,示意王安上前。

玄衛首領王安上前一步,呈上幾封密信,聲音洪亮:“陛下,這是從部分官員府中搜出的書信,內容顯示他們密謀聯合地方士紳,計劃以輿論壓力阻撓糧倉計劃。”

崇禎接過密信,展開其中一封,大聲念道:“‘糧倉計劃若成,士紳控制權盡失,必動用一切手段阻撓。朝堂輿論,民間煽動,兩手齊下。’”

大殿內一片死寂,所有頑固派官員的臉色頓時蒼白。

崇禎將信拍在龍案上,目光如電:“你們的擔憂,是為了百姓,還是為了這些私利者的地位?”

顧承山顫抖著跪下:“陛下!臣不知有此密謀,絕無參與其事!”

“絕無參與?”崇禎的聲音冷如寒冰,“玄衛還查到,你曾與顧文衡密會三次,共商如何阻止改革。他還是你的族親,你當真毫不知情?”

當崇禎展開密信,當場宣讀時,整個朝堂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紅色的蠟印、熟悉的筆跡,所有人都意識到,這封信的內容已將頑固派的陰謀暴露得無所遁形。

“朕一再容忍,是希望你們能為大局著想。但今日看來,你們心中從未有過百姓。”崇禎的聲音低沉卻飽含威嚴,猶如寒冬中刺骨的風,“這些密信,不僅是阻撓改革的證據,更是你們自掘墳墓的鐵證。”

顧承山跪在殿前,臉色慘白,額頭上冷汗直流。他試圖辯解:“陛下,這些信件雖出現在臣府中,但臣絕無參與陰謀之意,定是有人誣陷!”

“誣陷?”崇禎冷笑著站起身,走下龍椅,一步步靠近他,“玄衛已經查明,你與顧文衡等人密謀,三次商議如何阻礙糧倉計劃。難道連你們的密談記錄,也是誣陷?”

顧承山瞬間癱軟在地,嘴唇顫抖,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表忠心?”崇禎的目光掃過他們,語氣中透著濃濃的諷刺,“你們的忠心何在?是在朕的改革受阻時保持沉默,還是在百姓受難時袖手旁觀?”

幾名官員低頭不語,額頭上的冷汗早已浸透衣衫。

崇禎轉頭看向玄衛首領王安,冷聲道:“凡是與士紳勾結、阻撓糧倉計劃者,一律徹查。王安,立即將所有涉案官員的名單呈上,不能有半點遺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