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內,崇禎端坐在御案後,手中翻閱著剛剛呈上的奏報。這是一份關於河南賑災的情況的奏摺,詳細記錄了試點的成功經驗。奏摺陳述,糧倉儲備計劃和高產作物的推廣不僅穩定了災區民生,也恢復了部分地方經濟。

崇禎抬起頭,對內閣官員說道:“河南的賑災行動已見成效,百姓有飯吃,地方秩序得以恢復。如今,其他受災地區仍在水深火熱中,必須儘快推廣這一套政策。”

禮部尚書葉廷光微微躬身,提出異議:“陛下,河南雖成功,但若在全國推廣,所需財力、物力皆是天文數字。若稍有不慎,恐怕會適得其反。”

崇禎態度堅定:“朕明白諸位的擔憂。但國之根本在民,若百姓活不下去,朝廷還有何存在之意義?戶部與兵部須全力配合,將河南經驗推廣至其他受災地區,尤其是河北與山西。”

夜晚,崇禎獨自召喚玄天策系統,對政策全面推廣的可能性進行模擬。螢幕上浮現出複雜的資料流,最終給出三種方案:

1 逐步推廣:以河南為中心,逐步向周邊擴充套件,能最大程度控制成本,但可能因速度過慢導致其他地區百姓不滿。

2 全面推進:同時在全國多個災區展開,短期見效,但需要巨大的財政投入。

3 區域重點試點:選擇幾個人口密集且影響力大的地區進行推廣,既能控制成本,也能快速樹立典範。

崇禎選擇了第三種方案。他目光堅毅:“區域重點試點,結合商貿網路調控,糧倉與物流一體化,必能穩住局勢。”

乾清宮的書房內,崇禎凝神沉思,桌上攤開一幅大熙全國地圖,標註著各地主要糧食產區與運輸要道。伴隨著思考,他用筆在地圖上畫出一條條聯絡各地的線路,逐漸形成一個網路化的儲備系統。

“糧倉儲備不僅是為了賑災,更是為了穩定地方秩序。”他自語道,目光銳利。

召見戶部尚書陳子敬與兵部尚書程靖的旨意隨即下達,討論糧倉系統的細節。

內閣會議上,崇禎展開地圖,指著標註的幾個關鍵節點說道:“朕的設想是,以河南的經驗為核心,結合全國糧食產區與災區需求,建立一套覆蓋全國的儲備體系。”

他頓了頓,繼續解釋:“首先,在糧食富餘的地區,比如江南與湖廣,設立大型中央糧倉,作為主倉儲點。其次,在災區和糧食緊缺地區,比如河北、山西等地,設立中型分倉,用以快速接收調配糧食。最後,在各縣城設立小型臨時倉庫,負責糧食的短期儲存與分發。”

“陛下,這套系統覆蓋範圍廣,必然需要大量的運輸人力與資源,成本恐怕極高。”陳子敬提出疑慮。

崇禎點頭:“成本確實是一大問題,但可以透過簡化運輸流程和最佳化分配機制加以解決。”他轉頭看向程靖,“兵部需要派遣專人護送運輸隊,確保糧食安全。”

程靖拱手答道:“陛下放心,兵部會全力支援。”

崇禎繼續講述運輸系統的最佳化設計:“糧食運輸是關鍵。朕已命人設計一種封閉式糧車,內部鋪設防潮材料,以確保糧食在長途運輸中不受損壞。此外,在沿途驛站設立中轉倉,每次運輸不超過七日,以減少糧食的黴變和耗損。”

陳子敬提議:“陛下,運輸過程需設立責任制度。糧車的護送官員必須記錄每一站的情況,並確保運輸途中無短缺現象。”

“這是必須的。”崇禎肯定道,“此外,每個糧倉都需設立庫存記錄,由地方官員定期向戶部彙報儲存與發放情況。玄衛會秘密監察,確保賬目清晰。”

“陛下,這套系統雖然設計精良,但糧食的分配流程仍是難點。”陳子敬補充道,“若分配不公平,可能引發民怨,甚至釀成地方衝突。”

崇禎神色一肅:“分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