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軍部的人事任命發揮了顯著的作用。

換做任何一名聯盟指揮官在這裡,肯定都得暫停前進,總結經驗教訓,調整戰術打法。

但是地行族的大酋長就不需要考慮這麼多。

“總結,你只管慢慢總結,打,我們接著往前打!”

戰區的地行族部隊,以大約70比1的比例和鬣齒獸交換著戰損,維持著每天十到十五公里的速度,持續推進。

在此期間,他們幾乎是用肉身趟開了敵方兇獸的埋伏和陷阱,經歷了包括但不限於火烤、水淹、土埋、獸咬等各種對手的攻擊方式,為湛盧系統完善敵方生物資料庫立下了汗馬功勳。

最慘重的一次損失,來自地底第五集團軍對東南方向通道的探索。

一條懸掛在通道上方的地下暗湖,底部被鬣齒獸的法術攻擊炸開,滔滔洪水沖走了通道內的一切,有多達兩個團的地行族士兵不知所蹤。

然後,地行族的後續部隊簡單清理了現場的淤泥和碎石,繼續前進。

一直自詡為文武雙全,飽讀兵書,智計無雙的果凍少將,這時候算是徹底麻了。

他甚至把自己帶入到鬣齒獸的角度,思索還有什麼辦法能擋住這樣一支部隊的進攻。

思來想去,結論是,沒辦法。

除非對方換戰損換不過你,否則,鬣齒獸再兇殘,再狡猾,也只能接受一步一步被壓退的命運。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指揮部也對各個先遣隊的前進方式進行了大量的改良。

比如二十四小時不停歇的地動監測。

比如可以快速旋轉的無死角重機槍陣地。

再比如,用於保護核心技術兵種,工兵中的工程師的輕型可移動純防護裝甲車。

總之,在經歷了長達兩個半月的煎熬行軍之後,諸夏聯盟,地底世界軍區,總算打通了上地幔到下地幔之間的通道。

又一片廣闊無垠的地底荒原,呈現在大家的面前。

這種地形,就回到了聯盟軍團最喜歡的場景。

部隊展開,物資源源不斷的輸送下來,鋪設前進基地。

聯盟直屬的工程兵大隊開始入場,在連線通道內設立支撐,拓寬洞口,鋪設軌道。

各類輕重武器裝置源源不斷的送往下地幔空腔層。

隨著大型基站的建立,各類無人裝置也終於有了訊號支援,可以在一定範圍內展開偵查行動。

在這樣的廣闊地形下,夏國的機械化部隊和半機械化部隊終於有了發揮的空間。

兩支全地形裝甲部隊透過拓寬後的通道,被艱難的送入了地下世界。

有了裝甲戰車中配套的溫度控制、氣壓控制和重力控制裝置,夏軍的指揮員們也終於得以來到地底荒原,現場指揮地行族部隊的清剿行動。

有了這些具備良好戰術素養的一線指揮員,整個軍事行動變得流暢起來,鬣齒獸們傷亡慘重。

跨過最初的這片以岩石和硬砂為主的區域,就進入了鬣齒獸的主要活動區。

也是它們的繁育區。

此處土質相對鬆軟,地下河道從平原上穿行而過,蜿蜒婉轉,形成了若干個大大小小的湖泊和沼澤,而在水系與水系之間,生長著大批顏色極淺,幾近透明的低矮植物。

這種植物有著巨大的葉片,從枝幹上耷拉著葉柄垂下來,葉片幾乎是緊緊貼在地面上。

或許,在沒有陽光的地底,這種植物演化出了依靠地熱合成能量的特殊技能。

在這片茂密的植物“草地”上,零星點綴著鬣齒獸的巢穴。

或許是因為敵人的威脅已經來臨,這裡的巢穴已經被全部廢棄了,巢穴的邊緣還裸露著新鮮斷裂的痕跡,空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