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網的複雜程度遠超周青峰設想,哪怕只是透過傳真機來進行溝通的簡陋低配版,想要聯絡全國也變得極其複雜。

光是郵局就不得不多買十臺hjd04程控交換機,否則電話線都不夠用。

也幸虧這種代號‘04’的交換機已經在國內研製出來了,否則連簡陋版的資訊網都猶如空中樓閣。得逼著周青峰迴來當買電子垃圾當‘搬運工’。

作為資訊網總工程師,史維奇在半個月內多次推翻了自己設定的架構,因為整個網路越琢磨越複雜。

‘矩陣’小組不得不變成內外兩部分。

十幾人的內組負責‘矩陣’維護和埠設定。外組吸收了國內郵電系統的支援人員,人數迅速膨脹過百,正在朝兩百迅速進發。

周青峰等不了資訊網的完成了,他帶隊乘機前往莫斯科,一場抄底大戰就要拉開序幕。就在波音747-400客機飛離國境線,一行文字出現在他的眼端

‘你取代了一名時代人物,令其再無翻身可能。你走上正確道路,在歷史上留下些許名聲,獎勵三十萬點券。’

前次獲得的二十萬點券被周青峰幾乎揮霍一空,這突如其來的獎勵總算讓他鬆口氣。可另一個‘糟糕’訊息是

“你晉升為七級暴君。”

操!

所有屬性和技能沒什麼變動,頂多是施法位提升到七級巫師和牧師的水平,從每天從現實向異界攜帶的物品重量也增加到三十五公斤。

倒是在異界讀檔的費用提升到了每次一萬兩千八百點券。雖然早就預料到會有讀不起檔的一天,可這天來的未免有點太快了。

周青峰坐在‘747’頭等艙的寬大座椅上,身邊的人都詫異於他突然發出的叫罵聲。國航的空乘特意過來問發生了什麼。他苦笑搖頭說了聲抱歉,要了一杯飲料。

總裁閣下飛赴莫斯科,早已抵達的馬可世正站在莫斯科機場外,斜靠一輛破舊的‘拉達’轎車,攤開一張報紙。

從帝都到莫斯科的直線距離近六千公里,做火車要經過蒙古,連續跑六天六夜。遙遠的距離讓馬可世有種難言的自由感。

但近段時間只要攤開報紙,這個高大壯碩的斯拉夫男人還是能感受到周青峰帶來的莫大影響力。

市面上到處都是壞訊息,所以好訊息就顯得特別珍貴。

《紅星報》《真理報》《訊息報》,這些毛熊大報刊連續一星期在刊登航空工業部跟‘聖光’達成的貿易協議。

‘聖光’購買了四架圖-154。

‘聖光’將向偉大的聯盟提供足夠的輕工業商品。

‘聖光’的朋友非常重視和聯盟的聯絡,他們嚴把質量關口,保證向莫斯科提供優質而廉價的貨物。

‘聖光’還將購買我們出產的重工業品,卡車,機床,運輸機。他們的採購將讓我們的工廠全面開工。

報社編輯極盡一切所能向民眾宣傳來自遙遠異域的陌生企業。他們甚至轉載《和諧週刊》對周青峰的諸多專訪和評論,大誇特誇。

《週刊》的編輯也是苦啊,每天必須翻著花樣琢磨該如何稱讚自己老大,拍馬屁拍出相當高度。

天陽這鳥不拉屎的小地方,現在愣是成了hk街頭新聞熱點。一貫喜歡抬槓的hk媒體居然集體沉默,沒誰敢跳出來反駁,真不愧是‘和諧週刊’。

馬可世翻看報紙也覺著時態滑稽。

昨天,《生意人報》刊發新聞,說‘聖光’為了快速向莫斯科市場供應貨物,不惜花高價租用了五架伊爾-76運輸機進行空運。

“為了強化友誼,提振信心,‘聖光’總裁特意督促了這一空執行動。兩百多噸緊俏的商品已在昨日抵達莫斯科機場。

‘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