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鳳君給周青峰出了個難題,或者說時代給他出了個難題。倒不是加不加入組織的事,而是必須儘快打破局面。

‘白色恐怖’期間,果黨在到處搜捕革命者,地下戰線遭到嚴重破壞,每天都有優秀的同志死亡,意志不堅者大量逃離。

站在周青峰的角度看,他對未來保持樂觀態度。只要再過二十一年便是赤色的中國。但對於傅鳳君這樣的革命者而言,敵人的迫害就猶如抵喉的刺刀,隨時可能把他們殺死。

沒人願意接受不停止的殘殺。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組織,革命者必須儘快擁有一塊自己的根據地,休養生息。

實際上,目前幾個根據地的力量非常非常弱小。要人沒人,要槍沒槍,要吃沒吃,革命的火種隨時有熄滅的可能,悲觀投降者比比皆是。

南昌起義後,隊伍遭到接連重創,大量人員脫離逃散。最危難時期,‘總司令’帶著八百人上‘山’,被稱作挽救了革命。

能在逆境中充當中流砥柱,方顯英雄本色。

再說個不是笑話的笑話,就當前‘山’上的狀況,果黨的對策應該是封鎖,而不是去進剿。

常凱申不愧是運輸大隊長。‘山’上最困難的時候,他跟送菜似的把部隊送到‘偉大領袖’面前——不吃都是對不起他。

五次圍剿,前四次愣是把‘山’上的部隊給餵飽了。要兵給兵,要槍給槍,要糧給糧,只有千八百人的革命隊伍,愣是變得兵強馬壯。

後來日本鬼子就損多了。崗村寧次製造無人區,搞‘鐵壁合圍’和‘三光政策’,給華北根據地造成極大損失和困難。

在周青峰盤算中,給個一兩年時間,他能整出一支至少萬人規模的部隊。有支勁旅在手,拿下一個省不是夢想。

現在果黨自己也渣,繼承了很多北洋勢力,內部派系傾軋,腐化的極其迅,外部也沒啥援助。常凱申的地位並不穩固。

果黨部隊戰鬥力是真的差。哪怕45年後有美國撐腰,它撐了四年就被攆到島上去吃屁。若是現在有個幾萬人的革命隊伍,完全可以在兩三年內幹翻它。

這是個天大的誘惑。如果在日軍全面侵華時,換革命者來抵抗,國內的損失將會小得多。

周青峰很想先默默展一段時間。但他在展,敵人也沒閒著。

常凱申在28年上半年完成了二次北伐,打垮了最後幾個北洋餘孽,六月連遠在新疆的楊增新都通電歸順南京政府,年底更逼得東北易幟,完成了形式上的全國統一。

獲得英美等外國勢力承認後,常凱申騰出手來收拾國內軍閥,果黨實力迅提升。周青峰現在不動手,過兩年要啃起來就更不容易。

現在動手,要對付的就是湘鄂贛三地的敵人,主要是何健的三十五軍和魯滌平的第二軍。他們是依附桂系的雜牌軍,還彼此有仇。

何健捱揍,魯滌平說不定就坐在旁邊看戲。反之亦然。

要是過兩年,常凱申權威日重,會調全國的部隊來進攻,還真不好打。

傅鳳君通報了組織上的決定,並徵詢周青峰的意見。他坐在個搖椅上閉目沉思,許久許久不回答。

“大哥,你有啥顧慮的話,儘管說。組織上都會考慮。”

“沒啥顧慮,只是感嘆敵人不會等我做好所有準備才來進攻。必要時得主動打出去,讓敵人手忙腳亂,才能贏得勝利。”

周青峰睜開眼,心思堅定了許多。再看掛在牆上的地圖,他冷聲問道:“既然要打,就得按我的意思來打。”

傅鳳君連忙說道:“魔都的上級指示”

“別聽那幫蠢貨的,隔著幾千裡地瞎指揮,這能勝利才怪。”周青峰不屑的很,“一幫躲在租界裡的廢物,聽他們一個字都汙我的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