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年四月,大毛家市場有點糟糕。

西方給的援助只撐了三個月,琳琅滿目的市場突然間被按了停止鍵。商品供應毫無預兆的出現短缺,貨架再次變得空空如也。

原因很簡單,沒錢了。

休克療法只進行了三個月,蓋達爾的把戲就玩不下去了。但這位老兄不打算放棄,他還是要推行自己的政策,並認為市場動盪是改革的過程。

財政緊縮,把政府能砍的專案通通砍掉,連軍費都砍。

提升稅率,所有消費品一律繳納百分之二十八的增值稅。這快比得上週青峰的‘黑市稅’了。

增發貨幣,92年的貨幣發行量是91年的二十倍。開動印鈔機,瘋狂印錢。這還只是開始。

鬼曉得這位經濟學家怎麼會如此天才?他把所有能犯的錯都犯了一遍。

周青峰倒是無所謂

‘聖光’在這三個月裡拼命供應大毛市場。因為大毛允許外匯自由兌換,這段時間大毛拿出來花的都是西方援助的外匯,盧布兌換美元還是挺穩定的。

所以‘聖光’拼命銷售賺的都是美元。雖然二手家電的售價不高,普通紡織品也賣不出高價。

但勝在量多。

這可是一個月二三十萬噸的運輸量,相當了不起的成績了

當馬千山在憂心集團上哪裡弄上億的外匯時,‘聖光’在大毛的分公司拼命將賺到的盧布兌換成美元,總共兌換了三億多。

西方給大毛的第一批貸款總共才幾十億美元。

還有大量盧布兌換不了,因為銀行每天的兌換額度有限,能無限兌換的只有那些寡頭。於是‘聖光’只能又趕緊採購現貨。

總之到了四月初,‘聖光’手裡只有很少量的盧布現金,外加屯了一大批的貨物準備運走。

此時距離國內加入世貿還有好幾年呢,‘聖光’卻讓國內好多廠商嚐到了國際貿易的甜頭。好多紡織品行業過年都在加班,拼命生產交貨。

一個月利潤抵得上過去一年。

另外全國至少幾千家企業都在跟著拼命生產。大到程控交換機,小到刀叉瓷器,市場一片景氣。

等到四月份,盛宴結束。

周青峰要求集團再次恢復到易貨貿易上來。不但大毛如此,二毛也如此,甚至整個東歐方向的貿易都如此。

一場人禍降臨了。四月初的消費品價格比去年年底暴增六十多倍。

大毛的老百姓都呆了。這相當於他們手裡的錢貶值到原先的六十分之一。過去兩塊錢不到商品,現在得花一百塊才行。

周青峰此時從扎波羅熱回到莫斯科,他最緊要的事就是向‘聖光’大毛分公司的所有員工保證——不要慌,從這個月開始,公司以美元給大家發工資。

上到分公司主管,下到物流司機,只要給‘聖光’工作的人都是有保障的。分公司內的情緒迅速穩定,數百名職工大鬆一口氣。

這時候有工作就有命啊!

可分公司以外呢?

慘嘍!

國內軟妹幣兌美元的匯率從91年的四點幾跌到92年的五點幾,並且將在94年跌到八點幾。

就這麼‘小’的

匯率變化就逼的周青峰拼命花錢,不花錢就等著貨幣貶值。

蓋達爾老兄搞出消費品價格暴漲六十幾倍,沒被大毛的老百姓撕碎算是運氣——周大爺要是發現自己手裡的錢突然變成廢紙,絕對要暴怒的。

幸好,‘聖光’手裡沒多少盧布。

莫斯科四月的氣溫還在零度上下波動,依舊挺冷的。可城市裡的酒鬼突然間暴增。開車在街道上,會發現街頭巷尾多了好些晃晃悠悠的流浪漢。

警察不得不整天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