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實幹家(2)(第1/2頁)
章節報錯
蕭金浪是實幹型文人,足跡遍及全國各地,不是隻會拿著筆頭坐在辦公室裡搜腸刮肚的酸貨。
電話結束通話時,老蕭就知道雖然自己什麼也沒做,卻被周青峰那個可恨的小子給拖下水了。
從調查來看,‘聖光’系與‘和諧’系是周青峰發展的兩根支柱。一根向上,拼命的爬科技樹;一根向下,想方設法打牢根基。
周青峰在天陽發展的極好,卻也被困在天陽。換別人若是能享有幾百萬人口的市場肯定心滿意足。但那小子顯然更有野心。
蕭金浪的出現簡直就是送來一塊踏腳石。周青峰順勢踩在他身上不下來。後者還以‘不打不相識’的姿態,順手就把老蕭的上級給拉下水。
唉,老領導過兩年就退休了。
有權不用,過期作廢啊。
蕭金浪卡在中間,想脫身都不可能。他敢打賭,若是徒勞的撇清,一轉眼就不是周青峰要收拾自己,而是老領導要收拾自己。
這時候的鬥爭就要講方法和對策了。
從臥室出來,客廳里正聊的歡快。
老蕭愛人正跟總編老領導拉家常。老蕭一出現,兩雙眼睛都盯過來。總編更是急切問道:“怎麼樣?貨源的事沒問題吧。”
“沒問題。”蕭金浪一反常態,“天陽那邊說了,可以先賒賬發貨。
頭一批一千臺漢顯尋呼機走空運過來。明天就到南苑機場。我們得找地方存貨了。”
這年頭肯賒賬發貨,簡直就是送財童子般的大善人。
當然,也可能是會搞得財貨兩失的笨蛋。
雖然電腦和行動電話之類的產品單價高,但漢顯尋呼機才是市場主流。一千臺只是試水,總編老領導開心大笑,朝老蕭愛人連聲讚歎。
“老蕭就是有能力啊,實在了不起。他能‘化干戈為玉帛’,交際能力實在厲害,實乃百年難遇的經商天才。”
這就差說蕭金浪坑蒙拐騙能‘空手套白狼’了。
九十年代初,正是尋呼機最火的時候。畢竟幾萬塊的‘大哥大’不是每個人都能買得起,於是兩三千的尋呼機就顯得‘廉價’多了。
沒看錯,剛開始的時候漢顯尋呼機真就這個價。
因為早期行動電話耗電大,待機時間短,一般不開機。有錢的大款都得腰裡彆著個尋呼機,發現有人call自己,才把‘大哥大’拿出來用。
尋呼機其實就是個無線電訊號接收機,發展了三代。八十年代初進入國內市場的早期型號最沒用。
機器只收個訊號,表示有人找。收信的人必須打電話到尋呼臺才能知道具體是誰找自己。這種很快被淘汰了。
第二代就是數字尋呼機,能接收電話號碼,或者短語縮寫。這就方便些,但傳輸的資訊內容還是不夠豐富。
91年,摩托羅拉上市了漢顯尋呼機。機器就三千塊,外加一千入網費。周青峰賣的正是這玩意。
固話時代,憑藉‘低廉’的價格,買尋呼機的人遠比買‘大哥大’的多。
好些人尋呼機一響,腦袋低頭就朝周圍人嚷嚷:“真煩,又是誰找我呀?”
喊這一聲就是為了讓人知道——我有尋呼機。
現在國營民營尋呼臺遍地開花。尋呼員是高薪職業,工作輕鬆賺的多,還不需要什麼專業技能,說白就是接電話打字而已。
不過尋呼機的發展極盛極衰,91年還極其紅火,95年就進入衰退期。
廣東惠州曾經有人在98年花了近三萬塊,一次性繳納十年的尋呼費。他覺著可以避免今後漲價等因素帶來的麻煩。
這位仁兄當時想繳二十年的,因為尋呼臺電腦系統受限,才‘不得不’只繳十年。他是國內尋呼機業務繳費時間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