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哲在益都停留了一日,見了衡王朱由棷。

這位衡王和朱由檢是同一輩,在歷史中是出了名的膽小怕事。

李自成攻陷京師,令郭升率三千鐵騎及一些人馬進入山東招降舊明官吏,趙應元和姚應奉便是其中的一支。

在朝代更替之時,人心惶惶,無人抵抗,姚應奉只率領五百兵卒便輕鬆佔據了青州城。

但不久後,山海關順軍大敗。

原明軍守備李士元率數十健卒以拜謁之名當眾斬殺姚應奉。面對圍殺過來的眾順軍,他厲聲呵斥,“吳大帥已引百萬大軍剿滅李自成,誰敢抵抗,就此下場”竟震懾住了眾人,所有順軍皆棄械投降。

李士元前去拜見衡王朱由棷,言說京城失守,社稷無主,讓他登基稱帝,散盡家財召集四方豪傑,先穩山東,再北上收復京城。

但朱由棷膽小懦弱,還吝惜錢財,猶豫不決。此舉使李士元知道事不可為,一氣之下,辭官歸鄉。

郭升率順軍主力回援,另一支順軍因與主力失去聯絡,在趙應元的率領下一路來到青州。

而這時,舊明重臣,目前已經被任命為戶部侍郎的王鰲永恰好奉多爾袞之令前來招撫山東。

趙應元言說要歸順大清,誘王鰲永出城相迎,趁機攻陷了青州。為了振奮民心,更是當眾處斬了包括王鰲永在內的所有清朝官吏。

但這時形勢對大順軍極其不利,不但要應對清軍的攻擊,而且還要應付各地舊明勢力的反撲。

在原明朝官吏楊王休的提議下,他們打出“反清復明”的旗幟,並擁立衡王朱由棷坐殿,邀請李士元與之共守青州。

這個時候,朱由棷就是不想答應也得答應了。

但不久後,清軍反攻,李率泰和和託率大軍兵臨青州。

李士元手中只有數千兵馬,心中恐懼,率數百兵卒出城和和託議和,並與之歃血為盟,準備歸降清廷。

但當夜,李士元又率部擊殺了毫無防備的趙應元、楊王休等人,將清軍迎進了青州城。

關於李士元為何殺趙應元,史書上記載不詳。

有的是說李士元是不忿趙應元降清,因故殺了他。也有的說,李士元殺趙應元是為了保全一城的百姓。

無論原因如何,清軍後來確實沒有在青州大肆屠戮。而李士元在之後也沒有降清,而是不知所蹤。

在明末亂世,清軍無暇顧及山東,而南明又無意北上,衡王朱由棷作為山東唯一沒有遭受兵災的藩王,名下有大量土地和錢財,本來是可以有所作為的。

但朱由棷就那樣什麼都不做,誰來了他就歸順誰,但最後依舊在歸降滿清兩年後被清廷處死。

拿著朱由棷欺民虐民的證據,錦衣衛一頓恐嚇,這朱由棷無比順從的獻出了無數金銀和他衡藩治下的大量土地。

一切,簡直比孔家那邊還順利。

看著胖乎乎的朱由棷,朱由哲很滿意。

這人慫也有人慫的好處。

大明藩王,又如此順從,朱由哲還真不好再拿他怎麼樣。對外還不能說是自己逼迫他拿出來的,而要說是他主動拿出的。為此,還下了一道詔書,讓各藩王都向衡王學習。

朱由哲勉勵、寬慰了他一番,滿是憂心的說道:“王兄,清軍逼近,或許很快就會殺到青州,此地未必安全。朕派人送你去登州吧!那裡身處後方,至少比這裡安全。”

朱由棷臉色有些不情願,但想起那些錦衣衛凶神惡煞的樣子,頓時慫了,“一切都聽陛下安排。”

朱由哲點了點頭,讓人送他出去。等其走遠,這才轉向秦翼明,“秦愛卿,那一千衡王府護衛,朕便交給你了。那些錢財,你也隨便用,替朕守住青州。即使不能守住,也儘量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