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部掀起亂局總是最省力的。

這次之所以能夠大勝,主要原因也源於此。可以說,這些降將是此戰取勝的最大功臣。

對於他們,朱由哲沒有好感,但也沒有太大的惡感。亂世,人命如草芥,誰不想好好活著呢!

楊御藩在真實的歷史中應該是降了清的,因為有他在揚州之戰後有讓他去辨認史可法的記載。

但後來,楊御藩就徹底失去了記載,大概也是不願真心為滿清效力。

馬科、秦翼明、馬萬年這些人後來也都降了請。

在大勢面前,人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多數都是命運的屈從者。

若是去除這些人,那整個大明便沒多少可用之人了。

朱由哲認為,所有人都是趨利避害的。當自己足夠強大,讓他們看到跟著自己有無限好處,他們自然可以為己所用。

就如這次,這些降將不照樣助自己取得大勝嗎?

他們曾降過闖軍,但當他們發現跟著自己能比李自成獲得更多好處時,他們立即做出了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多數人都是普通人,像何復、邵宗元、張羅俊那樣,在崇禎皇帝上吊之後仍舊死守城池的,畢竟是少數。

把自己人搞的多多的,把敵人搞的少少的,這才是最有效的獲勝方法。

只要不是歷史中留下難以饒恕罪行的,朱由哲就願意給他們機會,只是會特別重用史書中記載的那些忠臣。而對他們,只是基本的禮貌。

王六給朱由哲一一介紹著那些降將,他是深入闖營掀入亂局的主要實行者。對於事情的經過,他最為清楚。

其中官職最高者為懷慶府一名名叫孟憲的副將,就是他軍中士卒首先射向秦大鵬的。

這個名字,朱由哲之前沒有聽說過。但觀其做事的膽色,以及把握時機的能力,還是挺有些本事的。

除他之外,還有一個參將,兩個遊擊將軍,以及兩個千總。

他們在戰場上的表現的很一般,只是在亂局中順勢而為。

唯有一個名叫張禮的千總,沒有選擇直接參與亂局,而是去燒闖軍的糧草。後面的大亂,他功勞顯著。

朱由哲舉起酒杯,朗聲道:“此戰能取得大勝,皆諸位之功。朕知道你們忠心朝廷,降賊只是無奈之舉。之前之事,就隨著這杯酒一起結束吧!你們原先什麼官職,現在依舊是什麼官職。來,幹!”

眾人心中的忐忑頓時一掃而空,紛紛舉杯,“謝陛下!”

朱由哲一飲而盡,將杯子放在桌子上,“孟憲,此戰你功勞顯著,升一級,為總兵。”

孟憲慌忙跪下,“臣,臣謝陛下!”

朱由哲擺手道:“起來吧!新歸附的人馬,若有將士想要離開,就發放錢糧,讓其自由離開。不願意離開的,就由你負責對他們進行整編。”

孟憲領命行禮。

朱由哲轉向一旁的張禮,“張禮,你這次也有功勞,也升一級,為守備。至於你你和你的那些手下,暫時劃出來,朕對他們另有安排。”

張禮有些激動,同時也也有些疑惑,抱拳行禮,“是!”

朱由哲點了點頭,“時間比較緊,都去吧!做你們該做的事。”

天色大明。

近兩萬俘虜,走了九成,剩下一兩千人想要重歸大明。

朱由哲接受了,讓他們都歸孟憲指揮。此刻孟憲手下士卒已接近六千,簡單分成兩營。

張羅士、張羅善兩人被朱由哲安排了進去。

這些士卒都是上過戰場的,而且有被劉宗敏驅趕來攻城的經歷,此刻留下也是真心想留下。

在朱由哲的計劃中,這些人在將來會編入朱由哲組建的新營中,但現在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