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哲擺了擺手,嘆氣道:“王繼謨是文臣,直接參與戰事的說到底是武將。姜鑲作亂,受牽連的將領眾多。周文英去了代州,目前你便是大同城中武官官職最高的將領了。”

“朕不指望你,又能指望誰?”

王臣臉色陰晴不定,停頓了好一會,說道:“陛下信重,臣必竭盡全力,助王巡撫守衛大同。”

朱由哲笑了笑,這是個不得罪人的回答。

王繼謨為人太滑頭,得找個老實人看著他,例如歷史中被他坑去打李自成的周文英和王臣。

周文英去了代州,現在這個任務只能交給王臣了。

王臣這樣不願得罪王繼謨的回答,倒使朱由哲更加放心了。是老實人,但也是較為聰明的老實人。

這隻能說明,王繼謨這人太擅長忽悠了,竟然忽悠兩個較為聰明的人去送死,而目的只是為他逃離爭取時間。

還得找王繼謨,和他再詳談一次,給他點警示。讓他明白,若大同失陷,即使他能逃出去,自己照樣斬了他。

朱由哲心中想著,瞄向朱由檢的眼神裡滿是怨意。

看看你留下的都是什麼人,明知道不怎麼樣,卻還得用, 連個可替代的人選都沒有。

“張翰,你為大同將領,對這裡的情況最為熟悉,以後多幫幫王副將。”

張翰抱拳行禮,“陛下放心,臣明白。”

朱由哲點了點頭,繼續道:“目前大同尚有萬餘兵卒,等將前線堡塞中的兵卒撤回之後,不會少於三萬。兵械齊整,糧草充足,可滿足全城百姓半年所用。城池高厚,各種防禦設施也一應齊全。”

“當敵軍來臨之時,朕不指望你們擊破賊軍。只希望你們能牢牢守住大同,讓它像釘子一樣矗立在這裡,作為京師的北面屏障。”

王臣面露疑惑,“陛下,大同處於大明領土的北段邊塞,前面有太原和代州,代州之後還有寧武關。只要太原和代州沒有失陷,大同就沒有問題。”

“但太原之東有固關,代州向東北行還有倒馬關和紫荊關。這三關雖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但終究兵少。闖賊用力攻打,並不難拿下。走這三關中的任何一個,都要比走大同這邊要近和容易的多。”

“若闖軍拿下三關中的任何一個,然後直趨京師,那大同還守什麼啊!大同之兵難道置京師安危不顧?”

朱由哲看著王臣輕輕的點了點頭,表示讚賞。心想不愧為邊疆宿將,對形勢看的還是很清楚的。

“代州有周遇吉,此刻又派了援兵,沒有那麼快失陷。你留在大同要防備的是清軍。”

“清軍?”

王臣臉色微變。

朱由哲點了點頭道:“這樣好的入關機會,多爾袞是不會放棄的。或許晚點,但清軍終會來的。到時候,你知道怎麼守住大同嗎?”

王臣臉上有些不解,不知為何朱由哲會如此自信清軍會來,抱拳道:“請陛下指教。”

“上下一心,同心禦敵。”

第二日一早,一道詔書張貼於大同各處。

凡大同士卒,不再分募兵、徵兵和世兵,都按照募兵的標註給予軍餉。

考驗合格者,每人一月二兩五錢餉銀,充當正兵。

不合格者,每人一月一兩五錢餉銀,以作輔兵。

輔兵可升為正兵,所有官職提升都按戰功計。

募兵高興了,每人升了五錢銀子。

徵兵和世兵也高興了,即使較次的輔兵,每個人也能得一兩五錢的餉銀。

在這種軍餉的刺激下,王繼謨和王臣不久後對大同原有將士和來援將士的重編也變的異常順利。

朱由哲啟程前往代州,帶上了大同的四千兵卒,由王輔臣統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