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 集 出使議和(第4/4頁)
章節報錯
他還是努力保持著表面的冷靜和鎮定,不卑不亢地說道:“陛下日理萬機,心繫天下,我作為皇子,也能充分代表北宋朝廷的誠意和決心。”金國將領卻不依不饒,繼續咄咄逼人地說:“誠意?你們北宋有什麼誠意?你們的大片土地都快被我們大金的勇士佔領完了。”
趙構心裡清楚,和這些傲慢自大、不可一世的金國將領講道理無異於對牛彈琴,是一件極其艱難的事情。他只能從北宋所具有的獨特優勢說起,他提到了北宋那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文化傳統,繁榮昌盛的經濟發展以及眾多的人口資源。他誠懇地說道:“雖然我們北宋在軍事上暫時遭受了挫折和失利,但我們擁有著悠久燦爛的文化,那是我們民族的靈魂和根基;我們的經濟繁榮興旺,充滿了生機和活力;我們的人口眾多,人才輩出。如果大金能夠和北宋達成議和,實現和平共處,我們可以互相開展通商貿易,共同分享繁榮帶來的成果和利益。”金國將領聽了趙構這番有條有理的話語,稍微沉默思考了一下,然後說道:“你說的這些聽起來似乎還不錯,但我們大金憑什麼相信你一個毛頭小子的話呢?”
趙構心裡明白,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也是決定議和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他沉思片刻,然後堅定地說:“我可以作為人質留在大金,直到雙方成功達成議和協議,並且切實履行協議的各項條款。”隨從們聽到趙構的這番話,都大吃了一驚。他們紛紛圍上來,焦急地勸阻趙構,說道:“殿下,您萬萬不能這樣做,這實在是太危險了。”趙構卻目光堅定,毫不猶豫地說:“我必須這樣做,為了北宋的百姓能夠早日擺脫戰爭的苦難,為了我們的國家能夠恢復和平與安寧,我願意冒險一試,哪怕付出生命的代價也在所不惜。”
金國將領看到趙構如此堅定決絕、視死如歸,心中對他也不禁有了一些敬佩之意。他們同意認真考慮趙構提出的議和提議,但要求趙構在營帳中耐心等待他們最終的答覆。
趙構在營帳中等待的過程中,心中充滿了焦慮和不安。他不知道金國將領最終會做出怎樣的決定,不知道自己的努力和犧牲是否能夠換來北宋的和平與安寧。他擔心自己的一片苦心會付諸東流,擔心北宋會繼續遭受金兵那慘無人道的侵略和破壞。但他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做到了問心無愧。現在,他只能默默地祈禱,靜靜地等待命運的安排。
:()矛盾難以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