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張珩衍你出的什麼主意(第1/3頁)
章節報錯
謝淮欽匆匆回到大理寺,見到喬裝男子在此幫她處理公務的鄭沁意,迫不及待地將朝堂上的訊息告知於她。
鄭沁意眼中瞬間閃過驚喜之色,高興地說道:
“我就知道你定能做到!如此一來,往後女子學醫也好,接受醫治也罷,都無需再顧忌那繁瑣的男女之防了。”
謝淮欽微微點頭,面帶欣慰:“是啊,這世道對男子太過寬容,他們學醫立世,往往無需多大功績便能輕易謀得前程。”
“今日在朝堂之上,諸多大臣皆持反對之態,好在有予衡兄和楊峰大人仗義執言,聖上這才應允下來。”
二人正交流間,門外衙役匆匆來報:“大人,您快出來看看吧!大理寺外不知為何聚集了許多百姓,都叫嚷著要見您呢。”
謝淮欽與鄭沁意對視一眼,眼中皆是疑惑,便一同快步向外走去,欲探個究竟。
謝淮欽和鄭沁意快步來到大理寺外,只見百姓們烏壓壓地圍了一圈,看到謝淮欽出來,人群先是安靜了一瞬,緊接著便議論紛紛起來。
一位年輕女子激動地說道:“謝大人,聽聞女子醫堂將辦,小女子願為其效犬馬之勞,這是我夢寐以求的機會。”
人群中也有不少人點頭稱是,表達著對女子醫堂的嚮往和支援,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然而,人群中也有不和諧的聲音。
一位中年男子高聲喊道:“這成何體統!女子就該在家相夫教子,學醫拋頭露面,有違婦道!”此言一出,一些保守的人也跟著附和起來,現場氣氛變得緊張。
謝淮欽上前一步,拱手說道:“各位鄉親,女子亦有救人之心、從醫之才。”
“醫堂之事,於國於民皆有益處。”她的聲音沉穩而堅定,試圖平息眾人的爭議。
謝淮欽和鄭沁意安撫百姓許久之後,匆匆回到大理寺內,兩人相對而坐,桌上鋪開了一幅城中地圖。
謝淮欽看著地圖,手指在幾處地方點了點,說道:“沁意,你看,這幾處地方皆可作為女子醫堂的選址。”
“城東的那處舊宅,離集市近,便於百姓前來問診求藥;城西的那座院子,較為清幽,適合學子靜心學醫。”
鄭沁意微微點頭,目光在地圖上逡巡。
“淮欽,依我之見,城西那座院子雖好,但地處偏僻,恐於招生不利。”
“城東舊宅雖喧鬧些,卻勝在人氣旺,且交通便利,可使更多女子知曉醫堂之事。”
謝淮欽撫須沉思片刻,道:“所言極是。那就定在城東舊宅。”
“至於學籍,我覺得可先選用《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等經典醫書,再輔以一些收集整理的民間驗方。”
鄭沁意眼睛一亮,“此計甚妙,不過這些經典醫書對於初學之人而言,恐有難度,還需聘請精通藥理之人編寫一些通俗易懂的入門學籍,以便學子更好地理解醫理。”
謝淮欽贊同道:“嗯,此事我去尋林苑,爹孃書信傳來,半月後可抵達京城,到時舒月也來,咱們人手也多些。”
“師資方面,我打算用過午膳去拜訪退隱的老御醫程拓,他醫術精湛,經驗豐富,若能請得出山任教,必能讓醫堂增色不少。”
鄭沁意微笑道:“如此甚好。”
謝淮欽點頭:“學生選拔也不可馬虎,需設下幾道考核,不僅要考察她們對醫學的興趣和悟性,還要看其品德心性,畢竟醫者仁心,若無仁善之德,醫術再高也無用。”
鄭沁意神情認真,“沒錯,我會擬出詳細的考核題目和標準,還要告知報名者,醫堂學習艱苦,需有恆心和毅力,不可半途而廢。”
謝淮欽看著鄭沁意,目光中滿是信任與讚賞,“有沁意相助,此事必成,我們定要將這女子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