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又說,“先前你送來的白糖,宮裡的人都很喜歡,分一分就沒了。”

“我沒有帶。但只要有新鮮蔗漿或者紅糖,就可以做。”張川柏回答。

李治笑道:“先前有和尚說,請朝廷撥一筆費用,讓他們去天竺學習更好的製糖方法。你現在做出白糖,就不用派人去天竺學制糖了。”

張川柏忽然有個想法……莫非原本歷史上,白糖、冰糖,是李世民讓人去學習之後才出現的?

西天取經,取的是糖?

他回過神說:“白糖是要多做一些。白糖和一些特定的化學物質反應,可以發生爆炸和燃燒,威力巨大,不比炸藥差。”

“哦?願聞其詳。”

“殿下可曾記得,我曾經說過氧化反應?有一些物質,被稱為強氧化劑。白糖和強氧化劑反應,就可以發生爆炸……”

在討伐高句麗的前夕,張川柏又拿出一種炸藥。

但這種炸藥的成本高,無法大規模使用。

好鋼用在刀刃上。

關鍵時刻用,能起到出其不意的作用。

李治默默聽著,連連點頭。

他跟張川柏書信來往幾年,又全程參與炸藥實驗,對爆炸反應有超出旁人的瞭解。

馬周聽得兩眼冒圈圈,和李敬玄面面相覷……到底是哪本古籍記載的?

朝中博學之士眾多,李敬玄就號稱博覽群書,但從未聽過這些知識。

莫非,真有神仙傳授?

神仙選徒的標準到底是什麼?為何不選我?

李治聽得興奮,險些以為張川柏此次進長安,要獻的就是白糖炸藥。

強氧化劑?

只要知道做法,道士就能煉出來。

他們的驚訝和興奮,在見到印刷的詩集時達到頂峰。

……

“這是我要獻給陛下的禮物。”

張川柏說,“朝廷討伐高句麗,在武力討伐之後,就要文化治理。有了印刷術,可以大量印製宣傳的書籍,讓高句麗人知道,他們本來是華夏子民。”

關於高句麗這個地方,貞觀十五年,皇帝就當眾宣佈:高句麗本來是漢朝四郡之地。

自古以來就是華夏固有領土。

文化治理高句麗!

……曹夫子幫張川柏精心挑選獻書時機和理由。

比單純拿出印刷術,更有份量!

讀書人知道知識的力量,幾乎瞬間就能理解印書的價值。

寒門出身的馬周,想得更多。

若書籍可以量產,不再需要手抄,對弘揚教化有重大意義!

寒門學子,比以前更容易接觸到書籍!

時代的洪流滔滔而來。

張川柏保持謙虛淡定的微笑。

另一時空,唐代中期開始普遍使用印刷術,有大量的書籍刊印,形成官刻本、家刻本、坊刻本三種體系。

其中坊刻本,是民間書坊刊印的。

吳蜀的坊刻本多刊印雜書而少儒家經典,還因此被當時的宰相吐槽。

張川柏站在後人的肩上,讓印刷術以更漂亮的姿態登場。

“曲轅犁、新紡織機、新肥……印刷術!”馬周目光灼灼,恨不得把張川柏抱回家養。

那麼優秀的小神童,應該是他的兒子啊!

江都張衍怎麼養出這樣的兒子!

李治同樣目光灼灼:“這份禮物,誰都會喜歡!張川柏,我果然沒有看錯你!”

李治有種將小樹苗養成參天大樹的喜悅。

另一個太子侍讀李敬玄反應過來,好奇地問:“既然能印書,為何不先印聖賢書,而是陛下的詩集?”

好你個張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