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摸魚我是專業的(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夢中學習就罷了,竟然還要在夢中考試。
還一場接一場。
這是什麼可怕的夢!
師兄們看張川柏的眼神變得同情,這就是做神童的代價吧!
張川柏仰天長嘆,“我要摸魚!摸魚!”
何以解憂,唯有摸魚。
……
去年官田嘗試養禾花魚,發現魚糞可肥田,水稻長得更好。
今年,跟風養禾花魚的人更多了。
張川柏一馬當先,挽起褲腳,跳進稻田裡。
水涼涼的。
涼水養的禾花魚,肉質才細嫩鮮美。
“唉呀!有魚兒咬我的腳!”
酥酥癢癢的,感覺非常奇妙。
李善和盧照鄰去年已經捉過一次禾花魚,自認比張川柏有經驗。
但是這些魚靈活極了,剛要伸手去捉,就像箭一樣溜走,濺起的泥水弄得他們滿身滿臉的泥點子。
張川柏敏捷多啦!
去年刺猹的時候,他習武未久,撲了一個空,摔得滿臉寒瓜囊,一直引以為恥。
今年經過特訓,他是射粽子第一,捉魚也不在話下。
他彎著腰,眼睛緊緊盯著水面,雙手慢慢插入水裡,輕輕靠近魚。
迅雷不及掩耳盜鈴響叮噹!
一條禾花魚在他的手裡活蹦亂跳。
“哈哈!”
魚鱗在秋日的陽光下閃閃發亮,張川柏的臉彷彿也在發光。
他瞬間想到十八種禾花魚的做法。
狄仁傑觀察了一會兒,小心翼翼踩進軟軟的水田裡,學著張川柏的樣子,尋找獵物。
有一條魚遊了過來,他猛地伸出手,用力一抓……魚靈活地溜走了。
“不急。”
他自言自語,繼續嘗試。
不遠處,張川柏哈哈笑著,將捉到的魚一條條甩進魚簍。
“田家邀客啟荊扉,曹門三傑扶醉歸。秋入清湘飽鹽豉,禾花落盡魚兒肥。”
“南邊一些鄉村,有諺雲:禾花魚下酒,見者不走。每年捉禾花魚時,見者入席,喝酒吃魚,全村人一起熱熱鬧鬧吃席。”
張川柏說著種種傳聞。
歷史典故,他知道得不如李善和狄仁傑多,但是各種或真或假的傳聞,他知道得最多。
“真的?”盧照鄰問。
“當然是真的!”張川柏聲音響亮。
就算是編造的,也沒有關係啊!
古人杜撰得多了,獨我杜撰不得?
獨樂樂不如與眾樂樂。
吃魚要人多,捉魚也要人多,才熱鬧又喜慶。
附近的稻田裡,其他人家的小孩子也在摸魚。
張鐵柱大聲說:“去年我家的禾花魚燻幹了,一直吃到元日呢!魚乾比新鮮的魚還好吃!”
“柱子會吃啊!”張川柏誇讚,“若是有花椒、茱萸一起醃製,帶著麻辣味,更香呢!”
“別說了,別說了!阿黃都垂涎三尺了!”
阿黃在田間蹦來蹦去,著急地“汪汪”叫。
它饞是饞,可是吃魚真不是它的長處……村裡的喵喵軍團,才是摸魚盛事最大的受益者。
左鄰右舍的小兒們笑著忙碌,對張家的新客人不是很好奇。
只要張三郎不把皇子帶來摸魚,他們都不會好奇~~
“老大,你上次不是帶著越王打稻穀嗎?怎麼不帶他一起摸魚?”張鐵柱問。
“大王說,不想擾民。”張川柏說話間,又捉到一條肥肥的魚。
李貞不是怕擾民,是怕被人彈劾擾民。
太子和魏王之間氣氛緊張,連帶做弟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