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另一時空,盧照鄰名氣很大卻仕途坎坷,反而是兩個兄弟當上刺史這樣的高官。

張川柏露出好奇又敬佩的笑容。

一個吹噓一個捧哏,師兄弟關係更融洽~~

……

接下來好多天,張川柏沒有再去鬥雞。

有人暗暗鬆了一口氣,有人拍大腿遺憾……公雞中的戰鬥雞花花一戰成名就退出江湖,未免太可惜!

他們想過到張家租借花花,可是都被婉拒。

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陳十一掛出一面旗子,繡著五個字“文、武、勇、仁、信”。

陳十一逢人就說:“江都神童教我,雞有五德……你們不知道吧?我來跟你們講!”

“我的寶劍?輸給張三郎了!輸給他,我心服口服!”

賴賬?

沒有這回事!

陳十一在市井中摸爬打滾,最會看人下菜,見風使舵!

遇到強者賣慘,遇到弱者示威。

奈何張三郎不上當。

一個欺負小孩子且意圖賴賬的事件,被他說成認賭服輸……就算是被人拆穿,他也臉不紅心不跳。

雖然失去鎮場寶劍,掛上“五德旗”,反而幫陳十一吸引了人氣。

張衍暗暗留了一個心眼,以防市井無賴耍什麼手段,得知事情的進展都不禁錯愕。

“這個陳十一,還真是個人才!”

既然不來找麻煩,就不必再分神理會。

他現在忙得很。

元宵節,按慣例官府要辦慶典。

張衍身為主簿,職責之一是管理縣衙的財政支出……辦慶典的各項公費,都要透過他審批。

“漢家祀太一,以昏時祀到明。”

正月十五本來是祭祀東皇太一的日子。

直到隋煬帝時,才定下全城亮花燈,百姓賞燈、百戲表演等習俗……元宵節成為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

而江都的元宵節,又比別處更熱鬧。

張川柏知道很多關於元宵的詩,大多都充滿夢幻色彩,讓他對這個節日充滿期待。

其中有一首,是“未來”的盧照鄰作的:

錦裡開芳宴,蘭缸豔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盧照鄰還寫過一首元日的詩……張川柏摸摸下巴,小師兄果然跟他一樣喜歡過節。

好不容易盼到元宵節,小孩子們相約看燈。

“小師兄!你的面具是什麼?”張川柏好奇地問。

“崑崙奴。”盧照鄰戴上自己的面具。

“咦?跟我送給表妹的一樣!我的是猴子!”張川柏炫耀自己與眾不同的面具。

盧照鄰看著很心動:“來年我也讓阿耶給我做個猴子的!”

“那我就做野豬的!”張川柏樂滋滋。

猴子的師弟是豬豬啊!

小孩子們沉浸在節日的熱鬧時,朝堂上發生了很多事。

魏王李泰在貞觀十六年正月獻《括地誌》,引發的一系列事情,跟張川柏無關。

但另一件事,跟他間接相關。

過了元宵節後不久,一份文書送達江都。

朝廷召來濟入朝,任中書省主書。

官職不高,但這是中書省的官員!

主書再往上就是中書舍人,是文人士子羨慕的清要之職。

據說,中書舍人是儲相!

來濟收到任命,說不出是什麼滋味。

過往的一切歷歷在目,酸甜苦辣都在心頭。

“這一日,比我預料中來得還要早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