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川柏和陸徐之年齡相仿,從小就聊得來,他們湊在一起嘰嘰喳喳個不停,比小鳥兒還吵。

大人笑盈盈地看著,有小孩子的笑鬧聲,才是興旺之家!

不一會兒,張衍也回來了。

吳秀安排廚娘做了一桌的飯菜招待客人。

好些菜都是張清淺沒有見過的……一問才知道是好吃的三郎從外面學回來的,長安貴人的名菜。

從吃的就知道張家今非昔比。

張清淺更加高興。

她現在遇到半熟不熟的人,都會來一段長長的自我介紹,主要是介紹孃家的人。

從弟弟的官職、弟媳的誥命,到三個侄子,尤其是三郎那一串官職,一個都不能少。

連她丈夫都非常佩服……三郎的官職時不時變,虧張清淺及時更新,還記得清清楚楚。

張清淺:倒也不是為了炫耀,就是怕有人不知道。

第一籠是“金銀夾花平截”,蟹肉與蟹黃平鋪於餅上,捲起後橫切成片,黃色的蟹黃是“金”,白色的蟹肉是“銀”,名字就很喜慶。

第二籠是“水晶龍鳳糕”,糯米做的糕,用棗子鑲嵌出龍鳳的形狀。

還有一份烤餅,叫作“曼陀樣夾餅”。

這些都是米麵做的,可算主食。

菜呢?

有一道“暖寒花釀驢蒸”,是用黃酒蒸驢肉,秋冬吃可祛寒。

幸而小黑不在江都,否則三郎真不忍心吃驢肉。

看著琳琅滿目的菜,聽著好聽喜慶的名字,張清淺感嘆:“還是貴人講究,什麼菜都得起個好聽的名字。我們尋常人家,燒餅就是燒餅,燉鴨子就叫燉鴨。”

張川柏笑道:“主要是宴客的時候,報菜名的時候好聽。貴人可以吃‘五香大頭菜’,但絕不能叫這個名字。比如一道‘巨勝奴’,聽名字,你們猜猜是什麼?”

陸徐之歪著頭想了一會兒:“是什麼奴?”

“是油炸的胡麻饊子。”張川柏揭秘。

議論了一會兒,就開始享用美食啦!

張家人都特別享受吃飯這件事……沒錢的時候,一碗粥加鹹菜,也會吃得仔仔細細。

享受食物本身帶來的快樂和滿足感。

姑母一家離開時,張川柏還朝陸徐之揮手:“你記得去張園,跟赤兔一起巡視啊!”

“好!”陸徐之響亮地答應。

吳秀看著漸漸長大的三郎和陸徐之,又暗暗可惜沒生一個女兒。

三郎喜歡妹妹啊!

張衍問:“你的棉花可以摘了?”

“可以了……過幾天就安排採收,我現在不是跟人訂做分離棉籽的工具嘛!”張川柏講今日的事。

除了軋棉機,還訂做幾樣簡易的工具,多管齊下,用實踐來證明哪一種最實用。

張衍聽完點點頭:“你安排得很妥當。到收穫的時候,我帶人去看。將來推廣種植,各地民屯軍屯可以先種。”

“阿耶,你這個屯田監,當得真是兢兢業業的。”張川柏在阿耶身邊坐下。

張衍笑道:“既然做這個官,就得做好份內的事。”

“阿耶,你真是天選司農卿!”

“你也說這樣的話!他們還說,你才是天選司農卿。”張衍回道。

張川柏仰著頭說:“我現在的理想已經不是司農卿,是宰相!頭銜前面,要加‘同中書門下三品’。”

“好好好!”張衍高興地說,“那我就是宰相之父!”

吳秀聽到這句,走過來說:“我就是宰相之母!”

瞧他們那神色,彷彿三郎真的當上宰相,一點都沒有說大話的害臊。

做人還是要有理想,萬一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