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朱老七的外交培訓課(第2/4頁)
章節報錯
有關滿者伯夷,大明禮部也是有記載的,其國男子人人佩一尺長刀,兇殘好鬥,言語不和,當即行兇。
這一點,爪哇人倒是至今未變。
朱常瀛微微頷首,從書案上拿過一本書交給葛懷玉公。
“知道帖木兒麼?”
“昔年太祖立國,掃蕩北元,盤踞在中亞的帖木兒聞訊,第一個上表慶賀,也是句句稱臣,言辭諂媚。”
“太祖甚喜,至書嘉勉,自此帖木兒兩年一貢,兩國交好。可待其強大之後卻變了顏色。”
“永樂元年,成祖遣使催收貢品,帖木兒扣押使者傅安,罵成祖為“豬皇帝”,用大明官話罵的,而且揚言要滅亡大明。”
“後來這廝果然出兵,成祖聞訊,命宋晟在西北佈防應敵。只是當時不明敵情,我大明並未足夠重視。若是當時知曉詳情,怕是成祖要親自掛帥,動員舉國之兵了。”
朱常瀛指了指葛懷玉手中的書籍。
“這本書來自中亞,名《帖木兒武功記》,對帖木兒生平記錄詳盡。據記載,帖木兒為征討大明準備多年,設立驛站,沿途屯田,儲備糧草,並派密探前往南京,堪稱處心積慮。”
“永樂二年,帖木兒起兵,步騎45萬自撒馬爾罕啟程,前往伊犁河谷,沿途40萬民夫供應大軍軍需。據記載,其所準備的糧秣足夠七年所用。步兵20萬,騎兵25萬!”
,!
“好在天佑大明,這廝還沒到伊犁就病死了,樹倒猢猻散,徵明之事不了了之。”
“倘若他沒有病死,你說說看,成祖與帖木兒,誰勝誰敗?”
“這個……”葛懷玉眉頭緊鎖,沉思好半天方才開口。“成祖爺武功曠世,而且帖木兒勞師遠征,百姓不附,地理不熟。臣以為帖木兒不是成祖對手。”
朱老七嘿嘿一笑,“算了,也不為難你了。”
“帖木兒在南京都安插了耳目,何況西域呢?而帖木兒帳下又以蒙族為主,其中不乏蒙元餘孽。可以說,地理瞭然於心。”
“至於人心,你看看輿圖,西域景教盛行,陝西回回眾多,便我大明軍中也不乏回回將校。帖木兒振臂一呼,利益拉攏,彼等會不會反叛?”
“那時節成祖剛剛登基兩載,眾所周知原因,國內政局不穩,邊軍也多不安,正是我國虛弱之時。”
“我以為若兩軍相爭,宋晟必敗,而後成祖出兵,兩方戰於陝西,即便我軍勝利,也會是慘勝,陝西飽受蹂躪,江山殘破。”
“我這樣說,是要提醒外交司上下,要讀史,國史要讀,世界史也要讀,眼光要放之於世界,深刻理解這個世界。只有這樣,你等行事才能遊刃有餘,事半功倍。”
聞言,陶春、葛懷玉齊齊躬身,“多謝殿下教誨,臣記下了。”
朱常瀛微微頷首。
“我看這個阿貢有幾分帖木兒的影子,實力壯大之後一定會前恭後倨,試圖突破並挑戰我瀛州。”
“我意,馬打藍的擴張應該到此為止。一個統一的爪哇,哪怕是名義上的統一對我大明也是不利的。”
“但怎麼操作,孤希望海軍本部、外交司、南洋商行三方商議,拿出一個方案來。時間緊迫,十月中一定要將此事敲定,遲則生變。”
“殿下,有關爪哇事,海軍本部這邊已經草擬了計劃,請過目。”
聞言,朱常瀛倍感滿意,從顧長雲手中接過檔案,開啟來看,卻不由眉頭緊鎖。
“錫江要攻打巴厘島?就為了幾個武吉斯海盜?”
“殿下,錫江曾幾次遣使要求巴厘島幾國不得容留海盜,但巴厘島諸王置若罔聞。”
“當然,此國灌溉渠四通八達,水稻高產,可作為補給基地。另外,此島毗鄰爪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