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存在大量奴隸。

城邦政體嚴重依賴貿易,而所謂的貿易也包括海盜劫掠。出海做強盜劫掠他國船隻同村落,這也是南洋普遍存在的傳統,非但不恥辱反而是一種榮耀。

軍力上。

一府一縣即為一國,軍力自然沒有可能強大。正規軍極少,多了養不起,臨戰則動員領地內的大小領主,武裝農奴甚至奴隸。

此外,僱傭軍十分普遍,一般充當王宮禁衛,自己人造反的可能性比較大嘛,反而不被這些土酋所信任。

也有運用僱傭軍發動戰爭的,比如亞齊,最多時竟從奧斯曼招募四千多僱傭軍,不過那已是十幾年前的事了。

據情報,亞齊新任國王伊斯坎達又從奧斯曼僱傭來一批精銳,或許不久,瀛州軍就會同奧斯曼的耶尼切裡在南洋較量一番,值得期待。

歸類分析,這類工作在後世一家普通公司也是十分尋常的工作,只不過現在麼,卻才剛剛蹣跚起步。

朱老七暗暗慶幸從一開始就搞教育,不然不要說歸納提煉,便連這些名詞都沒有人理解。經年下來,手下總算有了一批可用的人才,接近近代意義上的人才,而非大明傳統意義上的人才。

這些提煉出來的總體概括,將會發給各有司中高階官員。

,!

偉大的瀛王指示,要針對各方面草擬意見出來。

朱老七抵達的第三日,淡馬錫艦隊舉辦了一場閱艦式,戰艦縱隊航行,彩旗招展,如同絢麗長龍,一艘行將報廢的船隻在一輪輪炮火摧殘下崩裂破碎,淪為大海上的塵埃。

效果很好,土酋們心裡怎麼想的不知道,但嘴裡卻一疊聲的讚歎瀛州海軍的強大威武,有瀛州海軍保護,天下就太平了云云。

又一日,各國土酋陸續告辭,朱老七收了一堆禮物送出去的更多。

表面上看,這是一次成功的外交盛會,既彰顯了國威又表達了和平的意願。

好吧,這些都是假象,盛會並不能撫平馬六甲兩岸的暗流湧動,更不會消除周邊小國的擔憂同警惕。一頭鱷魚爬進池塘裡,即便沒有張嘴,那些小魚小蝦也會被嚇的驚慌失措,戰戰兢兢,巴不得這條大魚趕緊滾蛋。

而朱老七就是要放大這種恐懼,警告這些土酋不要做蠢事!

第五日晚,朱老七拿到了一份半島人口統計報告。不可能十分準確,但大概也就可以了。

柔佛國,有人口近25萬。

彭亨國,有人口16萬。

吉蘭丹國,有人口9萬。

霹靂國,有人口14萬。

吉打國,有人口17萬。

丁加奴國,有人口12萬。

大城國,有人口13萬。

合計:106萬人。

這個數量不包含奴隸,如果算上奴隸,則可能達到120萬人。

再看瀛州所屬人口。

淡馬錫,人口4萬。

馬六甲,人口9萬。

雪蘭莪,人口11萬。

合計:24萬。

也就是說,剔除暹羅屬地,整個馬六甲半島有人口不超過150萬。

這麼大的地盤,對南洋來說屬於人口稠密區,但相比於大明,還是太過地廣人稀了,對於土地的開發遠沒有達到極限。

人口當中,有記錄的大明移民11萬,8萬分布在瀛州領地內,淡馬錫普遍大明人,其次馬六甲,再次雪蘭莪。另有3萬分布在各國貿易城鎮。

華夏移民當中又有一支特殊人群,也即所謂‘峇峇孃惹’族群。

這個族群攏共有兩萬多人,皆自稱祖上是當初鄭和下西洋時留下來的。至於究竟是不是也不重要了,雖然他們同土著普遍通婚,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