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漳州城(第2/3頁)
章節報錯
可來參拜,餘者免請!”
漳州府城內有三座衙門,知府衙門、龍溪縣衙、漳州衛指揮使衙門,若官員都來參拜就很煩,劃定品級之後就爽利多了,不超過20人。
這不是朱常瀛擺譜,而是朝廷法度,親王藩府,當地官員一年要兩拜,而朱常瀛本次屬於奉旨辦差,走到哪裡,哪裡的官就要來拜,不然就是大不敬!
打馬過城門,身後轟然炸開,也不知百姓都瘋了還是怎的,本來準備出城的,也轉身跟在隊伍後頭,而且人群如滾雪球一般壯大。
入城行百餘米,迎面一條橫街,左手邊依稀可見府學,文廟,城隍廟,長街兩側店鋪林立,招幌迎風舞動,時不時可見儒衫士子手拿摺扇漫步街巷。
打馬轉右,沿著長街行一里,過德文橋,又行一里,依稀可見前方縣學以及文廟。
朱常瀛暗暗感嘆,難怪朝廷官員多出自浙閩南直隸,府城內無論府學縣學,皆修葺齊整,看不到一絲破敗跡象,進出學子極多,可謂文風鼎盛。
八閩山多地少卻出人傑,出海謀生第一,科舉取士也不落人後。
馬頭向北,前行將近一里,右手邊即為龍溪縣衙,左手邊則為玄妙觀。
這縣衙,卻不怎麼樣,牆長篙草,磚瓦殘缺,彷彿斷了幾十年香火的破廟,
‘官不修衙,客不修店’,乍一看,我大明官吏清廉如水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其實都是假的,知縣一任年,修好了留給下一任麼?有那錢揣兜裡不好麼。而清官更加不會修也不敢修,衙門越破說明本官越是清廉,動用民夫徭役又招罵名。
所以大明朝的地方衙門普遍殘破,若是金光耀眼,沒準還要故意塗點草灰。
玄妙觀修的倒是排場大氣,紅牆綠瓦,門樓高聳,兩層高三清大殿熠熠生輝。
觀中快步跑出20幾名留守人員,順帶著還有幾名道士,在道觀門前迎接。
朱常瀛下馬,向四周略略拱手,踏入道觀。
眾星捧月般,朱常瀛被迎入一寬敞客舍。
把臨時衙門設在道觀裡很尋常,這時節的寺廟道觀業務頗多,祭祀祈福、搖卦問卜,勘輿風水,租田放貸、兼營客棧
朱常瀛坐下來,喝了兩杯茶水,忽的想起一個問題,制定的稅法有漏洞啊,這寺廟同道觀卻沒有算進去。
不行,回去要改!
化外之人要這麼多錢幹嘛,太重了怎麼飛昇。
緩過神,朱常瀛看向一名稅官,此人曹姓,乃是漳州府城13名稅官的負責人。
“賬本呢,拿來我看。”
曹主事急忙遞過賬本,“殿下,這是總賬,至昨日為止。”
朱常瀛看過。
車轎通行稅:稅金683兩,罰銀2320兩,合計3003兩。
風月博彩治理稅:3556兩。
借貸典當管制稅:264兩。
總計6823兩,收穫差強人意。
幾個稅種都屬於包稅制,車轎稅理所當然這樣做,朱常瀛也想對青樓勾欄典當行按營業額徵收,但不可行,漳州府畢竟不是自己的地盤,如何避免假賬就是極難之事。
而朱常瀛督查稅務也不是個長久的差事,早晚要交還地方,搞辣麼複雜沒必要,到了地方即刻走樣。
朱常瀛看後微微皺眉,“娼妓歌姬不是有460幾人麼,這怎的就只有327人?”
曹主事就苦笑,“那些老鴇子鬼精的很,娼妓里老的醜的沒生意的,賣的賣,發還身契的發還身契,如今就只有這些了。”
朱常瀛點點頭,這回當真是做了一件善事,竟逼的老鴇主動放人。
至於娼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