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對廣東未來的謀劃(第2/2頁)
章節報錯
具體能力如何,還要慢慢觀察。
而至於是市舶司,則交給原泉州市舶司提舉周爾詹,這貨將不僅僅負責香山澳一處,而是整個廣東海關。
廣東人口物產雖不及福建,但若放眼南洋,其戰略位置就頗為重要了。
原因也很簡單,自控制瀛州、琉球、北呂宋之後,福建在朱常瀛看來已是大明腹地,而非邊疆,而廣東將是南洋移民大業的中轉之地。
因之所以,廣東市舶司需分設5處,廣州市舶司、香山澳市舶司、新安市舶司、欽州市舶司、瓊州市舶司。
前三者呈三角形分佈,扼守珠江口,也就控制了整個廣東海運命脈。
欽州、瓊州兩處市舶司,則主要出於軍事目的,一則勾連中南半島領地。二則便於敲打安南三國,鎮壓國內叛亂。
兩廣之地,南蠻眾多,不服王化,時不時便會有人扯起大旗造反,安南雨林裡的土蠻也不老實,來大明打秋風是常態,前任兩廣總督戴耀便因剿匪不利而回家養老去了,如今這份重任又著落在新任總督張鳴岡身上。
朱常瀛準備給老頭送份大禮,直接海運軍隊補給至欽州,好好教訓一下那些山裡蹦躂出來的野猴子!
,!
話說也是奇怪,當年成祖爺時海軍如此強大,卻沒有選擇海上攻打安南,而是選擇陸路,這個問題困擾朱常瀛許多年,至今也沒有弄懂。
會議足足開了一個上午,待散會之後,曹化淳方才小聲的囁嚅道,“殿下,兩廣總督攜眾位廣東官員已經在外海苦等一日一夜,也該見一見了。”
“呃,將人請過來,你親自去迎接!”
這倒不是朱常瀛把他們給忘了,而是昨晚又打槍又放炮的,放進來不安全,萬一嚇尿幾個就不好看了。
“對了,有關刺殺之事,嚴禁外傳,封鎖訊息!”
曹化淳身形頓了頓,轉身離開。
有關刺殺之事還真就不能讓廣東官員知道,即便他們有所耳聞朱常瀛也不會承認。
大明親王遭遇刺殺,這可不是小事,足以在廣東掀起滔天巨浪,皇帝老子下令把整個香山澳屠了也說不定。
曹化淳走後,朱常瀛坐在案頭,提筆寫了一封奏本。
香山澳叮叮噹噹打了一日夜,數百人死傷,幾乎波及整座小島,而外圍,廣東官員以及水師全程觀戰。這麼大的動靜是瞞不住的,與其由廣東官員胡亂臆測,不如主動上書。
隱去刺殺橋段,只把本次事件描述為少部分葡夷勾結倭寇作亂,而瀛州軍平息爭端的小規模武裝衝突。同時向皇帝表示絕大多數葡夷同定居漢民還是敬畏我大明,態度恭順的,可以為我所用的。
即便真實情況未必如此,但必須這樣說。
誠然,朱常瀛的海上前進策略對葡人在東亞以及南洋的勢力範圍造成了極大打擊,但卻並不意味著要徹底同這個前海軍世界列強決裂。畢竟此國在印度洋、阿拉伯海域還保持著不可忽視的海軍力量,並控制著大片殖民地,為了西洋商行的安全,也有必要繼續容忍葡人的存在。
簡單來說,香山澳同南洋的葡人就是人質。
不論如何,此舉是繼瀛州在淡馬錫設立軍港之後,對葡屬印度果阿總督府的又一次嚴重挑釁。
朱常瀛推測,香山澳自治權的喪失已經觸碰了紅毛夷的底線,戰爭的腳步越來越近了。
:()重鑄山河,大明瀛帝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