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海上牧馬地(第1/2頁)
章節報錯
7月中,孫元化帶著一位大肚子琉球婆娘踏入澎湖城。
感慨良多,思緒萬千,回去如何同家裡的交代呢?這是一個問題。
安置了小妾,孫元化拜見瀛王,述職!
剛一見面,朱常瀛便調侃道,“恭喜恭喜,孫家多子多福,再添人丁。”
孫元化臉不紅心不跳,躬身回禮。
“比不得殿下,紅髮如瀑,膚白如雪,齊人之福,瀛州上下無不豔羨。”
果然是文化人,這罵人跟夸人似的。
落座,上茶,孫元化將一份述職報告奉上。
朱常瀛大略掃了一遍,奄美縣建設如何、人丁多少、田畝數量、那霸港同奄美港貨物吞吐、船舶數量、兩座關稅司收入。
就很好,這才是報告,朝廷那種雲山霧罩,模稜兩可的東西要不得。
其他還好,唯獨這奄美人口結構有夠亂的。
漢人、琉球人、朝鮮人、日本人,一鍋大雜燴。漢人中又有閔人、淮北人、山東人、遼東人,都是陸續移民過去的。至於駐軍,則是沿海幾省都有。
朱常瀛放下報告,有些無奈的問道,“這些朝鮮女人同日本女人都是怎麼回事?”
孫元化很認真的回道。
“朝鮮國女人,是臣去信北塘,委託北洋商行代為採買的,大多為濟州女,那裡女人多;而倭女,則是各類走私商在倭國購買,又轉賣奄美。
不過殿下請放心,都是弟兄們自掏腰包,並未動用公款一分。”
釀的,這幫戳鳥還真識貨,朱常瀛心裡有點泛酸,雖說他對拍馬屁不感冒,但這麼遠回來,也不說帶點手信!
走私女人,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論苦,大明百姓還排不上號,朝鮮國窮的丁當亂響,被倭寇洗劫的元氣至今還沒有恢復呢,在其國民眼裡,這大明朝就是人間聖地。而倭國,農民的田賦普遍為五成,老德川有一句名言,‘農民,半死不活的就剛好。’
總之,人都很便宜。
至於為何不在大明買,這也不用多說,名聲不好,立法禁止。也沒必要,想娶,回家定親就是了,只是大明朝的婚嫁費用,比買可要貴多了。
“還有一事要告知殿下。”孫元化拿出一封書信交給朱常瀛,“海商歐華宇言說豐臣氏無意採購火炮,咱們的謀劃落空。”
“落空就落空,本也是想趁火打劫一把,從豐臣氏手中掏出點金銀。”
“那對豐臣氏的走私?”
“不能在奄美交易,七島眾覆滅,但荒島不是還在麼,去信給那幾個走私商,可在澎湖拿貨,鐵也好,火藥也好,都賣給他們,注意不要留下標識記號也就是了。”
“好!”孫元化答應下來,又問道,“殿下以為豐臣氏是否還有掙扎餘地?”
“垂死掙扎罷了,死期臨近尚不自知,早晚必為老德川所滅。所以奄美一定要時時關注倭國國內動向,一旦豐臣氏被滅,這海上又要亂一陣子了。”
孫元化頷首表示贊同,“葉指揮同臣也是這般認為的。”
“商館呢,建設如何了?”
“江戶已經派駐代表在奄美籌建商館。臣將地址定在臨近奄美港一座半島上,有圍牆阻隔,禁止倭人登島。”
朱常瀛點點頭,卻也沒說什麼。
這商館其實就是大使館或者領事館,如今各國對什麼主權也沒太深刻的概念,都是租借一塊土地,行本國律法,同後世我大清的租借差不多。
正在長崎籌建的瀛州商館也是如此,被老德川安排在長崎海灣一個叫做‘出島’的半島上。
瀛州在南洋各國的商館也是這般,小的有半個村面積,而大的則直接是一座島,不過在南洋就沒有阻撓大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