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南北皆敵?(第1/3頁)
章節報錯
“殿下,據審問得知,馬尼拉派出使者去了倭國薩摩蕃,昨日襲擊咱們的,正是回訪使團的一部分。
雖然被島津家的家老跑了,但卑職審問紅毛夷之後,總算拿到了他們談判的內容。殿下,請看!”
說著,賀承志將一份呈堂證供交給朱常瀛。
看過之後,朱常瀛的臉色也凝重起來。
直娘賊!馬尼拉正在試圖說服日本薩摩藩聯合起來搞瀛州!
薩摩藩要求馬尼拉能夠出兵佔領澎湖,奪回瀛州海域控制權。
馬尼拉希望薩摩藩能夠出兵瀛州,佔領瀛州北部地域,牽制住瀛王軍。
不過這兩點都是各自的想法,吹吹牛而已。
但有一條估計雙方一定會迅速達成一致,那就是開闢新航線,一條繞過澎湖瀛州,從九州鹿兒島至呂宋馬尼拉的航線。
為什麼?實在是瀛王府跳的太歡。
朱常瀛下南洋搞紅毛夷,留守艦隊則搞倭寇。
而倭寇的概念就很模糊了,只要沒有大明勘合,那都可以算倭寇。
但瀛王府還是區別對待的,大明海商不管,但只要是倭國船隻,或者船上有倭國船員,一旦發現就會被查扣,不服就打。
不到一年,已經或查扣或擊毀了11艘海船。
嚴格來說,大明同倭國仍舊處於交戰狀態,所以搞他們,一點毛病沒有。
而薩摩藩位於日本最南,歷來是海貿的主力,說海貿有點高看他們,實際上做海盜更多。
不僅僅在大明海域,在南洋各個海域也有倭寇的蹤跡。在南洋各國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只要是倭國人,禁止帶刀登岸,可見他們有多猖狂。
往常,這些倭國船隻在澎湖瀛州海域自由通行,偶爾路過,可能還要登岸搞一下大明打牙祭。
但朱常瀛沒慣著他們,自他來了澎湖之後,倭國船隻便是要嚴厲打擊的目標。
薩摩藩倒了黴,先後被幹掉了三艘。一艘船被擊沉,兩艘被抓,人都在澎湖工地幹活呢。
另外兩個因打擊倭寇而倒黴的就是香山澳同馬尼拉。
兩牙都在從事對日貿易,葡萄利亞利用生絲賺取日本白銀紅銅,西班利亞利用香料藥材等,同樣賺取日本白銀。
誰叫日本有座銀山呢,不差錢!
不過兩牙因為船隻短缺,又因為倭國固執的要求,絕大多數對日貿易都是用大明福船日籍船員來完成,不會所有船員都是倭國人,但必須要有。這就像甲方派去乙方的常駐代表,用來監督的。
類似於這樣的船,瀛王軍先後查扣了八艘。
所以人家不滿,想要搞你也是可以理解的。
朱常瀛猜測紅毛夷會聯合,卻從沒有把倭國也考慮在內。
‘不能在外邊遊逛了,要趕快回家!’
想到此處,朱常瀛對賀承志說道。
“我給你三天時間做三件事。
第一,沿著這條大河深入內河購糧,最好用繳獲的大宗物資來交換,能買多少就買多少。
第二,將菸草就地發賣,明商優先,他國商賈排在其後。
第三,全鎮搜捕倭寇,不論男女一個不可放過,都給我抓來!”
賀承志走後,朱常瀛隔窗看了這座城鎮半晌。
這真是一個戰略位置極為重要的一點。
這條大河,土人稱其為卡加延河,沿河南下300裡可通航,試想控制了長江航道會是什麼概念?對於呂宋島北部來說,其效果是差不多的。而且距離瀛州只五日的航程,還能掐住馬尼拉運寶大帆船的脖子。
只是可惜,瀛州軍的力量已經過於分散了,有能力攻打卻沒能力佔領。
暫時就只能這樣了,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