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第二日。

這一天攏共接收121船次,768戶,4300多人口。消耗米5800斤,魚乾220斤,醃豬肉240斤,油40斤,鹽20斤。

臨近日落時,兩艘大福滿載離港,寨子裡暫時容留2000左右災民。

其實只要願意走,朱常瀛還可以召集船隻來,但不是所有人都聽移民司忽悠的,有些人從未聽說過瀛州,甚至對皇帝的兒子也無感,之所以來,就是為了混飯吃。

災民,也不都是可憐的,也不盡是沒飯吃的。

雖然登記入冊,姓名籍貫皆有,但這玩意造假也不需要成本,不排除有殺人越貨,作奸犯科之輩混在其中。

看似平靜的營寨,防衛卻從沒有放鬆過。

夜色闌珊,艾草的煙氣籠罩營寨,味道微微刺鼻但總比餿臭味要強太多了,也確實有效,雖不能完全杜絕蚊蟲,但腦袋上總不至於有一團黑影在嗡嗡嗡。

一名移民司執事找到正在喝酒嗑花生的朱常瀛,想說卻又猶豫著。

“有話就說。”

“是!”

執事把一本名冊交到朱常瀛手裡。

“殿下,今日來的有兩夥人,奇奇怪怪的,下官覺著應該不對勁。”

朱常瀛隨意翻看著名冊,問道,“怎麼說?”

“這兩夥人都是林姓,一夥自稱龍溪林氏,一夥自稱平和林氏,來的人不少,各有百十口子,龍溪林氏話事人林平侯,平和林氏話事人林文察。

我移民司問他們是否移民瀛州,都說準備移民瀛州,但兩家都堅持要單獨立村,並聲言不能同他姓混居。

這有違我瀛州移民律法,屬下自然不允”

朱常瀛看他欲言又止樣子,追問道,“這之後又怎的了?你別吞吞吐吐的。”

“這兩家冥頑不靈,痴纏爛打,眼見賄賂不成,便說明日便走,不在咱這裡待了。可若走也就罷了,竟然還說他們給了船頭十幾兩銀子才來的,要咱賠他們的銀兩同路費!”

朱常瀛就無語,千防萬防,防住了官卻沒有防住民。

這該死的船頭,竟然鑽空子做起了蛇頭!朱常瀛很好奇,瀛州戶口在某些人眼裡值多少錢呢?

“拿幾兩銀子賄賂你?”

“呃,龍溪林家15兩,平和林家12兩。”

“這麼有錢還跑過來吃白飯,真是沒事閒的!”朱常瀛沒好氣問道,“這兩家林氏是什麼關係,血親?”

執事搖頭,“應該沒有,屬下看來,這兩家似乎還有仇,初來時險些扭打在一起。”

“你做的很好,一姓成村的口子絕對不能開!明早打發他們走人,耍無賴就給我打!”

“是!”執事答應一聲下去。

朱常瀛想了想,吩咐張二虎,“今日多派幾個人巡夜,重點就是這兩家。”

八閩之地,宗族觀念極強,一村一姓,針扎不進水潑不透,鄉間械鬥就如同吃飯喝水一般,動輒女人都能掄著菜刀砍人。

朱常瀛不去評論好壞,但無疑這種凝聚力極強的社會基本單位對統治者是極為不利的。

派人收稅,估計都進不去這個村。派人丈量田畝,也只能呵呵。親親相隱,想要挖個間隙都難。

由是雖然北方移民成本高但卻從未停止過,移民從來都是分散安置,不要說一村一姓,同鄉同裡都要分開。

朱常瀛可不想幾年之後瀛州出現一堆的土堡劃地自治,同官府搞對抗。

分散安置好處多多,官話推廣、統一度量衡、大興文教、剔除陳規陋習,徵稅徵兵而代價自然是需要一段不算愉快的融合過程。

但也沒什麼大不了,官辦移民,土地都是劃撥好的,沒有分發的土地原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