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離開前,中山王再一次邀請朱常瀛入住首裡王宮,朱常瀛只能拒絕。

禮法沒法弄,去了之後朱常瀛就要坐人家的王位,睡人家的寢殿,那要有多尷尬,所謂王不見王就是這個道理。

客氣客氣,心照不宣。

不過中山王也沒有空著手來,犒賞將士的錢財物資拉來幾大車,他珍藏的寶貝也送來不老少,以及八名妙齡侍女

朱常瀛算了算,前前後後收到的女人,沒有一百可也差不多了,後宮相當國際化。不過真正留在王府的卻沒有幾個,大多都被他給嫁了出去。

手下的軍將,光棍的就有不老少,朱常瀛只恨手裡的女人不夠分。

送走了中山王,朱常瀛便在天使館開衙辦公。

戰報一封一封呈上來。

本次出征琉球。

瀛州軍傷亡102人,僕從軍傷亡314人,久米村傷亡229人。至於琉球國戰損,那是中山王的事,朱常瀛猜測軍民傷亡可能要過萬人!

斃傷敵軍無法精確統計,粗略估算斬殺倭寇在3000人左右,俘虜102人。至於在薩摩領禍害了多少,這玩意朱常瀛本就沒打算見諸於文字,粗略估算應該在三四千左右。

人都說冤有頭債有主,不能錯殺無辜,但朱常瀛不這麼看。

中之島上的歌舞歡唱就說明了一切,販奴船返回本國之後的萬人空巷就是一面鏡子,傳教士宣揚的真善美同武裝商船射出的炮彈則是赤裸裸的諷刺。

所以,仁義宣之於內,王霸威之於外,這條準則永不能忘。

至於物資,肯定是大賺特賺的,只薩摩沿海那一波,就足以支撐本次出征的所有支出。

貨物資財不提,繳獲的軍備物資也極為可觀。

戰船7艘,日式鳥銃247挺,弓62張,倭刀96把,盔甲579副,各類長柄武器200餘。可惜沉入海底的太多,不然收穫更大。

薩摩藩有多大?就朱常瀛所掌握的情報來看,也就兩縣大小,了不起有三四十萬人?

一下死了這麼多,損失了這麼多,島津家應該會破產的吧?

畢竟像朱老七這樣能賺錢的人,東亞也就只有一個。

朱常瀛不認為島津家近期還能湊出一支遠征軍來,戰敗者總有很多麻煩,先去考慮如何向江戶交代吧。

薩摩是威脅但卻不是真正的威脅,真正需要在意的,是江戶幕府的態度。

畢竟,朱常瀛還想著從倭國賺錢。

繁雜的事務還有很多,如評定戰功、發放賞賜、維修戰船等等,即便僅僅只是聽報告簽名,也著實令朱常瀛忙活了幾日。

四日後,三艘500噸級戰艦帶著朱常瀛的書信,以及滿滿三船物資返回澎湖。

而那霸,只駐留兩艘80級戰艦以及兩個把總500人的兵力。

至於那支僕從軍,論功發放俸祿賞賜之後,重新登記造冊,願回鄉的回鄉,身體素質不合格的剔除,挑挑揀揀得了400人。

僕從軍就不好聽,朱常瀛給定了‘忠義軍’這個番號。

不想三艘戰艦離開的第二日,鄭迵便惶急的來拜訪朱常瀛。

“殿下這是要回轉瀛州麼?”

朱常瀛微微一笑,“正是,好叫鄭三司知曉,算算日子,本王的第一個孩子就要出生了,再有瀛州事多,怎可能一直流連在外呢?”

“那琉球防務,殿下如何安排?”

朱常瀛暗道你總算來問了。

“琉球防務,自然是由中山王來負責,我一外人,插手過多豈不是遭人猜忌?”

鄭迵意味深長的看了朱常瀛一眼,沉聲道。

“倭奴雖敗但亡我之心不死,琉球國小民弱怎可與之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