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一捆麥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六月二十這一天是個吉日。
也是周總管選定的‘北塘造船廠’掛牌之日。
天津衛有頭有臉的人物,周總管都給下了帖子,卯時初都要準時來觀瞻。
沒人敢不來啊,因為那是皇帝御筆親書。
所以這一天停工,給工匠都放了假,但卻沒有人走因為府裡要開流水席。
天色還黑糊糊的時候,已經有官員乘著轎子顛顛的上門了。
第一個到場的正是那位鄧監軍。
這位倒不見外,拜見我之後便同周總管一起忙碌起來,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就是我帶來的。
我不能隨意走動,要在屋子裡當牌位。
楊家春站在門口唱名,來一個拜一個,這就是規矩。
我發現搞起這套儀式來,太監比我還積極,似乎能從中獲取某些愉悅感。
可惜我沒有,大熱的天,屁股底下都是汗!
將近卯時的時候,眼見客人都到齊了,我才走出房門,這就要主持掛牌儀式。
也不知是不是錯覺,剛剛走到門前的我好像聽到了嗩吶聲。
確定沒有聽錯,因為幾乎所有人都在向著北方張望。
一支十幾人的隊伍,前頭有兩人邊走邊吹著嗩吶,後邊還有架兩人抬的抬杆,裹著紅綢子,上邊卻沒有坐人。
嗩吶調子很熟悉,這是慶祝豐收的曲子。
每到收穫季,各地會進獻稻穗、麥穗等糧食入宮,舉行儀式祭祀大地,慶祝豐收,有時也會演奏這首曲子。
隊伍臨近,正是沙田莊來人。
抬杆上用綢布裹著的,是一捆麥子。
金黃的麥穗在搖曳,彷彿在向人招手,怎麼看怎麼招人喜歡。
這一番舉動,倒是把前來觀禮的官員給驚呆了!
往常,這種活動都是由本地士紳來組織的,舞龍舞獅,彩燈繡球,一路走一路吹拉彈唱,很是熱鬧。
而今天,那一捆麥子在朝陽下卻如此的耀眼。
沙田莊的耆老走到我面前躬身一拜,“老朽沙有志代沙田莊百姓為瀛王殿下賀!”
我我我特麼怎麼就感動了呢?
受之有愧啊,我什麼也沒幹,我還要收人家的租子!
短暫的愣神,我急忙還禮,雙手伸出,鄭重其事的從沙田莊耆老手中接過那捆麥子。
楊家春高亢而尖利的嗓音響起。
“沙田莊百姓,獻禮麥子一捆,穗穗飽滿,豐慶有餘!”
我被感動的稀里嘩啦的,請沙田莊耆老來在前排,同一群紅袍的官站在一起。
“吉時已到!”
“大明皇帝陛下欽賜御書‘北塘造船廠’升龍門!”
隨著楊家春幾聲唱吟,牌匾總算是掛上去了,而我總覺還缺點什麼,便將那捆麥子也叫人給掛了上去,就掛在牌匾下邊。
嗯,看著也蠻喜慶的。
接下來就是吃席的環節。
我只在主席上應個景便回了自家房中,不是不愛熱鬧也不是瞧不起誰,還是年齡不合適。
也確實同他們沒什麼可說的。
這些日子,我也總算了解到,天津衛的官員都以為北塘造船廠是皇帝為親兒子所設立的,而主理這一切的是周老總管,而我只不過是來玩鬧的。
這個說法合情合理,那就讓他們繼續這樣認為去吧,我反而能落個清淨。
晌午過後,天津衛的官陸續告辭。
馬經綸也提出告辭,我正巧有幾封書信要送入京,便派了位家丁隨他一同走了。
餘良佐看著有些醉意,但說話還算正常。
“殿下,卑職有個不情之請,不知該不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