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大威站出來請命:“大人,末將願往。”

洪承疇看著他,思索片刻後點頭:“虎將軍,你率本部人馬,前往澤潞邊境待命,切不可擅自行動。”

在戰場上,曹文詔的部隊逐漸佔了上風,那支義軍小股部隊不敵,開始敗退。

曹文詔卻不追擊,他深知這可能只是誘餌。

他收兵回營,對士兵們說道:“今日之戰,賊軍未盡全力。我們且休整,待後續援軍到來,再行出擊。”

而張獻忠與苟伏威的戰鬥卻陷入了膠著。張獻忠的部隊勇猛無畏,苟伏威的官軍也訓練有素。

雙方你來我往,互有傷亡。張獻忠看著苟伏威,喊道:“官軍,你們為何要與我們為敵?百姓困苦,你們卻只知為那昏庸朝廷賣命!”

苟伏威冷哼道:“你們聚眾叛亂,擾亂社稷,罪該萬死!”

隨著時間的推移,山西的局勢愈發複雜。官軍與義軍在各個地區不斷交鋒,互探虛實。

洪承疇不斷調整著戰略佈局,試圖將起義軍一網打盡。而起義軍也在諸首領的帶領下,頑強抵抗,尋找著官軍的破綻,準備給予致命一擊。

無論是官軍的營帳中,還是義軍的營地內,都瀰漫著緊張而又決然的氣息,一場更大規模的衝突似乎正在這三晉大地的硝煙中醞釀著。

在汾太地區,艾萬年的部隊遭遇了老回回馬守應的隊伍。艾萬年深知馬守應的厲害,他嚴陣以待,說道:“馬守應,你若現在投降,朝廷或可從輕發落。”

馬守應大笑道:“艾將軍,你莫要痴心妄想。我們起義,只為求一口飽飯,為這天下百姓討個公道。你看看這世間,百姓被朝廷壓榨得民不聊生,你還為他們賣命?”

艾萬年被說得心中一怔,但很快又恢復了堅定:“我只知忠君之事,賊寇休要多言!”

說罷,兩軍展開混戰。戰場上,塵土飛揚,士兵們的喊殺聲、武器的碰撞聲交織在一起。

艾萬年身先士卒,率領士兵們奮勇殺敵,而馬守應則指揮著義軍靈活應對,利用地形優勢,時而分散,時而集中,讓艾萬年的部隊難以捉摸。

洪承疇收到汾太地區的戰報,心中更加焦慮。

他意識到,起義軍的抵抗比他預想的要頑強得多。

他召集眾將再次商議,說道:“如今看來,我們不能只靠武力鎮壓。需得想辦法分化他們,離間他們的首領。”

曹文詔皺著眉頭說:“大人,此計雖好,但這些賊首多是草莽出身,重義氣,恐不易離間。”

洪承疇沉思片刻:“事在人為。我們先從一些小頭目入手,許以重利,看看能否有所突破。”

在紫金梁的營地中,諸首領也在商討應對之策。闖塌天劉國能說:“大哥,我們這樣各自為戰,終不是長久之計。是否該聯合起來,組成一支大軍,與官軍決一死戰?”

紫金梁點頭道:“國能所言甚是。但聯合之事,需得大家齊心協力,不能有二心。”

李自成接著說:“我們可以先定一個盟約,規定各部首領的職責和權力,這樣才能保證聯合的穩固。”眾人紛紛表示贊同。

於是,紫金梁開始派人聯絡各部首領,商議聯合之事。

在這個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難。有的首領擔心被其他首領吞併,有的則對聯合後的領導權有所爭議。

紫金梁四處奔走,苦口婆心地勸說:“兄弟們,如今官軍勢大,我們只有聯合起來,才有一線生機。若是各自為政,遲早被逐個擊破。”

在官軍的離間計實施過程中,他們找到了一個小頭目李二麻子。

洪承疇親自接見他,說道:“李二麻子,你若能為朝廷效力,幫我們離間起義軍首領,本督保你榮華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