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展翅非常簡單,就是雙臂平桔,全身放鬆,腿部微曲,這麼站立就行。

從站立姿勢標準,再到站立一個時辰。

到可以站立兩個時辰,而全身不再僵硬或者痠麻之後,進入第二步。

第一步練精準,而且感到兩手指尖一股熱流在湧動的時候,那才是真正熟悉了,才可以進展到第二步。

還是手臂不動,改為馬步,或者左右弓步轉換,具體的上肢要求,還是一樣,全身放鬆,達到腳掌發熱,而且手腳上的勁力都可以在同時發出, 才算練合格。

接著,才是第三步,也是最後一步。

手臂還是平直伸出,但是指尖要微微下垂,力量逐步從掌心向指尖運化,而且不管下肢姿勢的任何變化,都要隨時與手掌的動作同時進退,而且要自如自動,上下相隨,意到力達,毫無停滯。

漢禹開始演練的時候,兩膀痠疼,竟然連筷子也拿不起來,寫毛筆字也成了戳字。

這個第一步練了足有一年時間,才逐步適應過來。他感到奇怪的是,手臂,尤其是兩個膀子,不僅不再痠疼,反而感覺充滿力量,而且有一種力量無窮的感覺,寫起毛筆字來,也變得圓潤了,字型突然大變,與先生傳授相比,感覺力量感十足,就是所謂的力透紙背,連講經的僧人都十足的佩服。

漢禹意識到,茂林寺傳授文武學問,是因材施教,並不是一成不變,他從石妙興師傅這裡學到的,是精華,不然也不會結束苦行僧生涯,坐上主持位置了。

後面兩三步的進展卻是神速,幾乎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雙手雙臂乃至雙腿雙腳全身 ,力量感十足,腰部更是有了一種延伸感,脊椎也有了支撐全身延展的力量,尾閭一豎,就好像是全身力量壓上,似乎有了摧垮一切的潛能。

現在,開始了五年的練功過程,漢禹意識到了築基功的好處,與師傅的良苦用心。

師傅說:

“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一種境界,但是不戰的前提,是戰,而且是讓一切敵人都為之膽寒的,真正的戰。功夫也是一樣。有了築基功,這是築基,要想祛除邪魔,必須要有真正的外在的東西做輔助才行,因此,鐵砂掌的內涵與外在都要練習,可能要皮肉受苦了。”

“沒事的,亞聖早就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為了取得成就,不再受人欺凌,受這麼一點苦, 是不成問題的。”

“不能是為了僅僅不讓人欺凌,而是要做到人間再無不平,要敢於超度惡魔,敢於讓眾生平等,要勇於普渡眾生才成。只看到自己,是沒有前途的。當年的李老三為了一己之利不惜坑害親哥哥,掠奪財產,欺騙老婆,後來的結局你不也是都看到了嗎?”

“師傅說的是,謹遵教誨。”

漢禹是真的佩服師傅了,身在茂林寺,卻心寄天下,而且敢於為人間不平出手,對兵法與歷史的研究頗有獨到之處,而且更加全面與客觀,這可是值得自己一生好好效仿的。

第二天 ,漢禹開始了艱苦的練功過程。

首先是入門的形意把,這也是茂林寺的看家本領,既是學武的起步,也是貫穿整個過程的武功。

所以說是起步,是因為這是修煉內功後正式學武的開始;

說是貫穿整個過程,那是因為即使倒了耄耋之年,只要身在茂林寺,就是每天早晚的必練功課,天天如此。

招式就那麼幾下,簡單到甚至沒有學武的孩童也能記得住,而且師傅也不講解任何的實用方法(即拆招),但是,越練越有趣味,而且最後要做到魚師兄弟對練的時候,出手就是其中的招式,這叫功夫上身。

漢禹感到奇妙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