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何娟先來的古默巷新家,看到大門沒鎖,知道秦淦西已經來了,秦勵國是沒有這麼快的,他要和同事邊走邊聊,每次都要比她晚到五六分鐘。

桌上,已經擺了四個敞開蓋子的飯盒,一個裝的米飯,其它三個分別裝的是紅燒獅子頭、麻辣兔丁和油淋茄子。

她看了一眼桌上的飯菜,瞪了他一眼,“吃這麼多,不想過日子了?”

秦淦西呵呵笑道:“我轉了近兩個小時才買到這些,不表揚我倒還罷了,還挨批評就是您的不對。”

紅燒獅子頭、麻辣兔丁是他請老劉弄的,油淋茄子是他自己在山上炒的。

上午確實出去了近兩個小時,想買一些東西來補充熟食庫存,結果讓他心痛。

大肉包子基本不賣了,純肉小籠包的供應也只有早上一波,賣完不再有。

雪菜包子、鹽菜包子、糖油粑粑、油條倒是有,但供應量也不是很大。

牛肉麵沒有了,全部變成雪菜面,他倒是不嫌棄雪菜面。

以前很少見的饅頭,現在變成當打麵食。

最後他買了二十個雪菜包子、二十份雪菜面,因為他前世喜歡吃雪菜,在不缺油水的情況下,雪菜和雪菜製品還是很好吃的。

何娟在他背上拍了一巴掌,“挨批評?還要捱揍呢。”

看了一眼牆角兩個麻布袋,“你又帶來了什麼東西?”

秦淦西應道:“四十斤碎米,四十斤玉米。”

碎米是他把剝出來的大米破碎的,一顆米被他“切”成三四截;玉米也是種植空間裡產的,顆粒比外面世界出產的大得不是很明顯。

“這些都是你同學家裡寄來的?”

“也不全是。我遇到了以前合作的人,他們從外面倒騰這些東西過來,給我這麼些,想要我找兩個晚上和他們出去捕魚。”

何娟看了他一會,然後問道:“你不是說都散了嗎,怎麼又遇上了?”

秦淦西笑了笑,“回到老家,有的都不習慣,便又想法子賺錢。”

何娟伸手在他頭上拍了兩拍,“你可要注意了,現在是上過央日報和省日報的人,不要被人抓住把柄。”

秦淦西笑問:“媽,我上央日報的報道,我奶奶看到後哭了沒?”

“嘭”“嘭”兩聲響後,何娟的聲音響起:“你奶奶那是為你高興的,想什麼呢?”

秦淦西縮了縮脖子,笑著說:“我知道。”

秦勵國走進來,恰好看到何娟拍秦淦西,馬上把把頭稍稍抬高,將視線抬高十五度,“淦西,你今天過來也是有事嗎?”

秦淦西應道:“嗯,還是製作一些零部件。”

何娟瞪圓眼睛問:“你又有新的研究出來了?”

秦淦西笑了一下,“上次和你們說了的,電動打穀機,另外還有一個脫玉米粒的小玩意。”

秦勵國問道:“你說的脫玉米粒,是不是也不需要人工脫粒了?”

秦淦西搖搖頭,“這個也是人工的,但佔地很小,效率比現在的那些要高八倍以上,而且老老少少都可以用。”

何娟把家裡帶來的菜和從食堂買來的飯拿出來,“吃飯。”

他們買來的飯還和上個星期一樣,倒是菜不再是香辣螺螄,變成了辣椒炒螺螄肉,裡面還有幾小片肥肉。

看來他們也想通了,那麼多菜在家,用不著這麼節省。

有這種心理變化就好,就能更快接受他今後帶來的一切。

秦淦西扒拉一些米飯放到他們飯盒裡,然後開吃。

他們買來的飯,他是不會吃的,不是咯牙就是味道不對,那不是吃飯,是吃苦,這樣的苦沒必要吃。

何娟扒了一口秦淦西拔給自己的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