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李學佳的介紹,秦淦西等人才知道,他原來的廠子是生產犁頭、鐵耙、鼎罐、鐵鍋的。

這些產品都只是很簡單的鑄造產品,尤其是在現在,只要產出來就行,毛邊都不用處理。

不過秦淦西沒有評價這些,他關心的只是李學佳如何運作這個工廠。

現在沒人沒裝置,場地也沒確定,如何儘快投產才是關鍵。

他是廠長,又是一機廳派過來的,在這個方面應該有先天優勢。

沒想到一問這個,他現在也麻包。

一機廳沒給任何明確的指示,只是把他調過來當廠長,但給了他任務,要求配合他們五個,儘快生產出那五個產品,還要生產出更多的產品。

找到學校,學校說放手給工廠,場地、人自己找,學校協調,其它要求和廳裡差不多。

秦淦西一聽就明白了,這是真的放手,一切都由他們自己決定,只給一個舞臺,任這幾人發揮,於是說道:“如果是這樣的話,我看該招人的招人,該辦手續的辦手續,等公章等什麼到位後,還像我們之前那樣,去那些工廠訂購零部件,然後拿回來組裝,這樣可以培訓人手。在這期間,我們確定一下,我們究竟要生產那些零部件。至於辦公室,就先選這裡,等找到生產場地後再搬過去。李廠長,你覺得呢?”

李學佳苦笑:“我沒想到秦廠長對工廠的運營這麼精通,我同意你說的那些,我們目前只能這麼做。周主任,公章和有關手續我們兩個去辦,尤其是儘快把公章刻回來、工作證辦好,不然我們啥事都辦不了。”

然後說道:“零部件的問題我想問一下,李廠長和各位的意思是什麼。”

秦淦西被這個問題問得有些懵,這問的是什麼意思?

是我不懂這個時代的說話藝術嗎,可也和那麼多工廠裡的人打交道,沒這麼費勁的。

他應該是說自己廠要生產哪些零部件的事情吧,正想開口回話,周毅發卻立即回應了:“我們那些機械裝置就是由零部件組裝而成的,這些零部件來自不同的工廠,都是我們幾個一個個工廠蹲守,扛回來的。”

這話說得李學佳有些尷尬,但還是強笑道:“說實話,我以前的工廠都是一次成型,不牽涉零部件的問題。”

他都這麼回應了,秦淦西也沒繼續幫他強行解釋。

李學佳也反應過來了,這幾個人的見識不少,實踐能力強,但文化水平更高,所以得想清楚再說。

緊急連續咳嗽幾聲後,他說道:“秦廠長、張廠長,我覺得我們廠可以有一個鑄造車間。我看這些裝置上還有……”

聽他的講述,竟然想把鑄造、鍛造、焊接、衝壓、擠壓全套配齊,聽得秦淦西心裡直打鼓,這藍圖太大了,提醒道:“李廠長,如果想把這些機械裝置置齊,需要大筆資金、大量的地皮和不少的人,這不是一下子能配齊的,我建議先一樣一樣的來。你之前在機械廠幹過,不如先把鑄造那一塊做起來。說的不好聽,我們幾個還都是學生,接觸面太窄,見識面太小,外面不認識多少人,要人要裝置的事,主要還得由你來。”

張立維幾人接著發言,和他的想法差不多。

幾人的說法很有道理,也把自己放到比較低的位置,這讓李學佳很是高興,答應自己親自去廳裡和學校跑裝置、地皮和人才。

他離開後,張立維苦著臉說:“我怎麼感覺這事不靠譜,還不如我們以前的路數。如果按他的計劃,這個廠能不能辦起來還很難說。”

周毅發很贊同,“我還以為只有我們這些學生不切實際,沒想到他更不切實際。也對,生產犁頭、耙頭之類的東西,簡單的不能再簡單,哪裡能想到這些?”

秦淦西笑道:“九哥,這樣的話今後不要說。廳裡和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