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手忙腳亂地給田福父親穿好衣服,當老人的身體冰涼發硬的時候。林曉明白,按照稻香村的傳統風俗,喪事需要迅速而得體地辦理。她立刻撥打了喪葬一條龍服務團隊的電話,詳細說明了情況,並要求他們按照村裡的傳統風俗來操辦。

結束通話電話後,林曉又忙碌起來。她把所有親戚的名單和通訊錄交給了田福,讓他挨家挨戶地打電話報喪。田福是家裡的頂樑柱,也是公公的嫡長子,各家各戶都認識他,由他出面報喪再合適不過了。

當白布輕輕覆蓋在公公身上時,整個家的氣氛變得異常沉重。林曉和家人們都默默地站在一旁,淚水在眼眶中打轉,卻沒有人哭出聲來,彷彿都在用這種方式默默地送別公公。

隨後,喪葬團隊小心翼翼地將公公的屍體抬進了透明的玻璃冰棺裡。冰棺晶瑩剔透,讓公公的面容在燈光下顯得格外安詳,彷彿他只是暫時沉睡,而不是永遠地離開了他們。

接著,團隊開始搭建靈臺和涼棚。靈臺用黑布裝飾,上面擺放著公公的遺像和香燭,以及一些他生前喜愛的物品。涼棚則搭建在靈臺旁邊,供前來弔唁的親友們休息和聊天。

林曉看著這一切,心中五味雜陳。她既感到對公公的深深懷念,又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解脫。公公終於解脫了人世的苦難,而她也將和家人們一起,開始新的生活。

隨著靈臺和涼棚的搭建完畢,前來弔唁的親友們也開始陸續到來。按照風俗每一批來賓來到冰棺前深深三鞠躬,田福和他的六個姐妹則要跪地痛哭,向賓客表達謝意的歉意,來賓會安慰他們節哀順變,讓他們保護身體,停止哭泣。

在這個過程中,林曉發現了一些讓她感到溫暖的事情。雖然有些親友之前與她並不熟悉,但在這一刻,他們都紛紛伸出援手,給予她安慰和支援。這讓林曉深刻地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情和力量。

喪事持續了三天三夜,每天都有人前來弔唁和祭拜。林曉和家人們始終堅守在靈臺旁,用淚水和感謝送別著每一位前來送別的人。一條龍團隊每見到有賓客前來都會吹奏哀樂,提醒林曉的六個姑子大聲嚎哭,夜裡也要她們分守在靈棺的兩邊,每晚要哭七次,否則她們的父親就會在奔黃泉的路上遭受折磨。可憐六姐妹中有三個第一天就哭啞了嗓子,第二天只能聽到三個女兒的哭聲,到第三天已經都失聲了,最一夜只好請一條龍團隊用喇叭代替人哭了七次。

第三天抬棺材上靈車的時候,一條龍團隊隊長要六個女兒要首先付清服務費用,才能抬她們的父親的棺材上靈車,六個女兒分攤了上萬元費用。接下來一條龍服務團隊的隊長又跟她們要香菸和小費,六個女兒共計計給了兩條煙中華香菸,1600元小費。

接下來的儀式林曉實在看不下去了,他們讓林曉和田福以及田福的堂哥堂弟以及他們的妻子男女分開站在兩邊,一個接一個傳遞父親的香火……

他們說這是稻香村的規矩,所有的明眼人都看出來這種重男輕女的傳統,家裡的六個姑子只有出錢和被宰的份,他們在家庭中的地位連堂兄弟們都不如,可是平時他們對父母的付出他們中的任何一位。看著姑子們完全被晾在了一邊,彷彿她們與這場喪事無關,林曉再也沉不住氣。

只見她眉頭緊鎖,容忍不了這種不公。她走上前,與服務團隊的負責人交涉:“為什麼我家的六個姑子沒有被安排傳遞父親的香火?她們也是公公的女兒,有權參與其中啊!”

負責人面露難色,解釋道:“這是村裡的傳統風俗,女子在喪事中通常只負責哭泣、付錢和祭拜,其他事務都由男子來承擔。”

林曉堅決地搖了搖頭:“傳統不能成為歧視的理由。我的姑子們有權參與喪事的每一個環節,她們應該被平等對待。”

在林曉的堅持下,服務團隊最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