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三年,六月初。

就在遼軍在宋遼邊境佈置重兵,又派人騷擾河北、山東等地的時候,方臘在江南揭竿起義。

方臘聚集摩尼教眾教徒,在漆園中誓師。

旬日間,隊伍發展到十餘萬人。

方臘自稱“聖公”,改元“永樂”。

義軍分兵數路,襲取州縣。

南方諸地,各路紛紛響應。

不到一個月時間,勢力迅速擴大到十幾個州縣。

義軍大元帥方垕,在水軍總管成貴和大將謝福的陪同下,親至梁山江口水寨。

閻五領眾頭領相見。

方垕的來意,很明確。

那就是要跟梁山結盟。

閻五不敢私自做決定,言道需要先跟楊哲請示。

不過,有了之前東京之行的基礎,雙方自然都是善意滿滿。

此刻,方臘軍聲勢浩大。

水路大部分掌控在方臘手中。

江口水寨的安全,倒是不用再擔心了。

正好,水軍頭目何成,奉命運送精鹽,來到江口水寨。

何成深得阮小五的器重,從海邊小寨到江口水寨的運輸,都是由他負責。

如今,已經能夠獨當一面。

閻五便請他留下,暫且幫忙看管水寨。

自己領著太湖四傑和滕家兄弟,返回梁山。

因為,八月十五,是梁山的大日子。

寨主楊哲,大婚。

李助已經提前告知各處頭領,都返回山寨慶賀。

八月初十,閻五等人到達。

楊哲大擺宴席,為眾人接風洗塵。

太湖四傑和滕家兄弟,都是第一次回梁山大寨。

在路上早聞梁山大寨,大破官軍,還殲滅數千遼國精騎,心中無不向往。

此刻,筵席間,再聽眾人細說,不禁個個心向神往。

只可惜自己在南方,未得參與其中。

閻五將結盟之事,報之楊哲,自然應允。

袁朗與滕家兄弟,分別已久,此刻重逢,心中激動,自是終日不離,飲酒作樂,敘說分別之事。

八月十二,前往薊州去接段景住的神駒子馬靈回來了。

此一遭,本以為他旬日便回,沒料到,卻是去了一個多月。

馬靈,是獨自回來的。

言道,段景住還需過兩日才到。

他是先回山寨報信的。

此次同回的,不僅是段景住,還有他們新結識的三條好漢。

鐵面孔目裴宣、火眼狻猊鄧飛和玉幡竿孟康。

三人本在飲馬川落草,下山劫掠的時候,正好遇到了馬靈和段景住兩人。

鄧飛與馬靈交手,馬靈用金磚去打鄧飛,卻被他躲過。

當下,鄧飛便跳出圈外“兀那漢子且住!聽聞江湖好漢神駒子馬靈,便是使用金磚,卻不知你是他什麼人?”

馬靈聞言,不由得笑道“貧道正是馬靈,卻不知道好漢高姓大名。”

鄧飛大驚,慌忙引了裴宣和孟康相見。

馬靈也將段景住與三人介紹。

三人將他們引上山寨,設宴款待。

裴宣又問道“聽聞道長投奔了梁山楊寨主,卻不知如何來了這裡?”

馬靈便將段景住刺探遼軍情報受傷,自己去梁山報信,楊哲大破遼軍等事,一一相告。

只聽得裴宣等三人,無不敬佩。

馬靈見他們三人英雄了得,心中也起了愛才之心。

便邀請他們同上梁山。

三人頓時大喜,當即召集了嘍囉,願意同來者,得近兩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