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孛菫,從來都沒覺得這麼鬱悶過。

作為大遼御弟大王耶律得重麾下的頭號大將,他東征西討,從未吃過這樣的虧。

尤其是,居然還是敗在宋人的手中。

這些年來,遼宋雖然沒有大規模的國戰,可也常有衝突。

哪一次,他不是領著數百騎兵,追著大宋幾千官軍亂跑。

今日,折損了大將咬兒惟康,還損失了三百精銳騎士。

更要命的是,楚明玉去周圍打穀草,籌集軍糧,居然也被襲擊了。

每次遼兵南下,向來都只准備數天糧草。

以戰養戰,走到哪搶到哪。

屢試不爽。

可是這一次,楚明玉糧草沒有搶到多少,還損失了近百人。

更為離譜的是,楚明玉居然根本不知道,那些襲擊他的,到底是什麼人。

一旦他的人分散,那些人便會聚集在一起,各個襲擊他們。

等他帶著大隊人馬趕到,那些人便遁入山林。

影子都找不到。

這才是洞仙孛菫到達陽穀縣的第一天。

麾下四千五百人,折了四百。

損失近一成。

又怎麼能夠讓他不鬱悶。

如今,大軍糧草只夠維持三天時間。

若是不能解決困境,這一場仗誰輸誰贏,便不好說了。

面對大宋最精銳的禁軍,洞仙孛菫都沒這麼被動過。

“孛堇相公,這不過是我們一時大意罷了。”阿里奇道“明日我們便尋梁山搦戰,等到兩軍對壘,也不與他多話,直接催動大軍衝鋒。”

楚明玉也附和道“對方騎兵不多,若是正面廝殺,必然抵擋不住我們。”

當下三人計較已定。

洞仙孛菫自領兩千人,從正面跟梁山軍馬交鋒。

阿里奇領一千馬軍在左,楚明玉領一千馬軍在右。

等兩軍相接,便從左右齊攻。

只要他們衝入梁山軍馬陣中,騎兵便可以形成對步兵的碾壓攻勢了。

第二日清晨,洞仙孛菫令人早早造飯。

天色微明,便帶領大軍出寨,前往陽穀縣城。

剛剛行不到十來裡,卻聽人來報。

梁山楊哲,盡領城中兵馬出來,要與他決戰。

洞仙孛菫聞言大喜,慌忙催促大軍上前。

兩軍相對,各射住陣腳。

洞仙孛菫帶著阿里奇和楚明玉打馬出陣。

卻見對面,十數員將領,擁著楊哲,也緩緩打馬出來。

笑容,在洞仙孛菫的臉上浮現。

他本來還擔心,若是梁山人馬龜縮在城中不出來。

他就發揮不出騎兵的優勢衝擊對方。

此刻,楊哲要出城與他正面決戰。

在他看來,便是與送死無異了。

洞仙孛菫不想多言,緩緩舉起了手中的長槍。

隨著他的槍尖劃過半空,他身後兩千多騎兵,如同潮水般,朝對面衝了過去。

騎兵碾壓步兵,這是亙古不變的規則。

洞仙孛菫,一馬當先。

耳邊,風聲呼嘯,馬蹄聲轟鳴。

他,十分享受這種感覺。

因為,他馬上要迎來的,便是一場血腥的廝殺。

他很喜歡那種,長槍刺破敵人的胸膛,鮮血四濺的感覺。

他很喜歡那種,鐵蹄衝破敵陣,對方被殺得哭爹喊孃的感覺。

只是,他馬上就發現了異樣。

今日的馬蹄聲,有些不一樣。

彷彿,更大的轟鳴聲,從正前面傳來。

他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