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備說了梁山楊哲劫取生辰綱細節。

上次梁中書派聞達征討梁山泊兵敗,此次又被劫了生辰綱,更是憤怒。

於是,連夜寫了一封信,上呈蔡京跟前,請求朝廷派兵征討。

聽到蔡京的話,高俅怒火中燒。

去歲楊哲殺了他的義子高強高衙內,此仇一直未報。

此刻,便順勢道“量此草寇,不必興舉大兵,下官保一人,可去收復。”

蔡京忙問道“何人?”

高俅回道“此人乃開國之初,河東名將呼延贊嫡派子孫,單名呼個灼字,使兩條銅鞭,有萬夫不當之勇。”

童貫也道“下官也多聞其名,如今乃是汝寧郡都統制,手下多有精兵勇將,倒是個合適人選。”

高俅又道“下官舉保此人,可以征剿梁山泊,領馬步精銳軍士,剋日掃清山寨。”

蔡京聽聞兩人都保舉呼延灼,頓時大喜“明日早朝,我等便同奏天子,舉薦呼延灼,征討梁山泊。”

就在三人商議的時候,殿前太尉宿元景也收到了張叔夜的書信。

與奏疏中不同的是,張叔夜在信中,寫了訊息來源。

更是直言是梁山泊打探回來的訊息。

楊哲憐憫百姓,希望自己能將訊息,上達天庭。

張叔夜擔心蔡京、高俅弄權,隱瞞不報子。

他與宿元景乃是同窗好友,亦是至交,故而不曾任何保留。

宿元景見信大驚,便準備次日早朝,看蔡京、高俅等人舉動。

若是幾人瞞住官家,他便再出來上奏。

只是沒想到,次日早朝,蔡京和高俅,卻以張叔夜上任濟州府半年,並無建樹率先發難了。

上奏梁山泊賊勢浩大,殺害官吏,擾亂地方,乃是心腹大患。

若不早行誅戮剿除,他日養成賊勢,甚於北邊強虜敵國。

天子聞言,龍顏大怒。

當即降下聖旨,就委高俅選將調兵,前去剿捕,務要掃清水泊,殺絕種類。

高俅便將對蔡京所言,又跟天子奏了一遍,保舉呼延灼為帥。

天子准奏,降下聖旨,令樞密院即便差人齎敕前往汝寧州星夜宣取。

宿元景聽到此處,便不敢再奏。

下朝之後,自回書張叔夜。

不過幾日,呼延灼奉旨到京,來拜高俅。

高俅大喜。

次日早朝,引見天子。

天子見了呼延灼,儀表堂堂,威風凜凜,龍顏大悅。

當庭賞賜踢雪烏騅馬一匹,與呼延灼騎坐。

那馬渾身墨錠似黑,四蹄雪練價白,可日行千里。

卻是匹難得的寶馬。

呼延灼謝恩已罷,隨高俅再回到殿帥府,商議起軍剿捕梁山泊一事。

當下,他又保舉了兩人同往,為正副先鋒。

:()我掌梁山,沒宋江什麼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