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發鬼劉唐,留在了梁山。

楊哲又請時遷的探哨營,特別關注大名府運送生辰綱的事情。

眾頭領離開之後,楊哲將阮家兄弟留了下來“三位阮家哥哥,聽說附近有個秀才喚作吳用,人稱智多星,卻不知你們知不知道?”

“哥哥說的便是吳學究。”阮小二道“先生曾在我們石碣村住過幾年,自是熟識。”

“二哥可知道吳學究,現在何處?”楊哲再道。

阮小二道“當年離開石碣村,聽說他回了本鄉。”

“我想哥哥替我走一遭,請吳學究上山一敘如何?”楊哲再道。

阮小二點了點頭,當日便下了山。

當日阮家兄弟上山的時候,楊哲也想過派人去邀請吳用上山。

畢竟山寨都是一群大老粗,卻是差個軍師智謀人物。

只因為顧忌到水滸中此人與宋江的立場,使得他不得不猶豫了。

後來去東京,李助同歸梁山輔佐,便將此事放下了。

雷橫和朱仝投降之後,楊哲也曾讓他們去探過晁蓋的口風。

晁蓋雖然仰慕梁山之名,為人也義氣,可是讓他舍了家業,上山當土匪,卻也不現實。

如今,劉唐來了山東報信。

七星聚義中的四人,已經在梁山之上。

他又想起了吳用。

自己不是晁蓋,自然懂得分明。

若是能夠請他上山,協助李助,倒也不怕。

可是沒料到,不過兩日,阮小二便回來了。

吳學究一人獨居,前幾日出門了,一直未歸。

鄰里都不知道他去了哪裡。

楊哲叫來劉唐細問,正是晁蓋出門的同一天。

心中頓時覺得,這其中怕有蹊蹺。

莫不是,晁蓋和吳用他們已經得了訊息,先在圖謀了?

又過了幾日,時遷來報,已經查探得清楚。

大名府往東京的人馬已經出發,是從黃泥崗大路而去。

楊哲當下分撥人馬,前去安排。

因為只有十來擔財帛,自然沒有必要興師動眾。

商議定下,楊哲只帶了劉唐、孫安、李懹、龐萬春、袁朗、馬勥、馬勁,一共七員頭領,並親衛營四五十個嘍囉下山。

劉唐開口道“從大名府出來,岔路甚多,卻都歸了黃泥崗下那條大路。咱們便去崗子下面的那片樹林,先行等著好了!”

楊哲卻搖頭道“若是等到黃泥崗,恐怕咱們卻是分毫都取不得了。”

劉唐聞言一愣“哥哥,此話怎講?”

楊哲道“從大名府去東京,並無水路。可是這一路來,要過紫禁山、二龍山、桃花山、傘蓋山,方才能夠到達黃泥崗。這幾處都是強人出沒的去處,平日單身客人都不敢獨過。如今這多金銀寶物,如何沒人來劫?”

旁邊孫安也開口道“寨主說的極是!這種事情,咱們還是得早下手為強。”

“既然如此,寨主哥哥覺得,咱們該從何處下手為好?”劉唐又問道。

“這幾天我一直在想,吳學究和晁天王都是同一天出門,此事有些蹊蹺。”楊哲又道“既然劉唐兄弟得了音訊去報晁天王,不一定沒有其他人知曉。”

劉唐一愣“莫非,寨主哥哥覺得,晁天王不在莊上,也與這生辰綱有關?”

“聽聞晁天王素來與宋江那廝交好,他們莫不會去了二龍山報信?”孫安一驚。

“不無可能!”楊哲點頭道。

“那咱們便去紫禁山!”一旁的李懹開口道“雖然那裡卻有兩條路徑,咱們只分撥人手都守住,倒也不怕他走了!需得趕在宋公明之前,小爺就喜歡看他吃癟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