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貫在朝堂上請旨,親征梁山的訊息,不過幾日便傳到了梁山大寨。

這是梁山遇到的,最大的一次挑戰。

雖然梁山可戰之兵,有四萬餘人。

可是面對童貫的十幾萬大軍,還是實力懸殊。

若是應付不對,必然損失慘重。

所以,不由得不謹慎。

楊哲和李助,與眾頭領商議之後,決定先將陽穀縣和獨龍崗的人馬撤回來。

經過這段時間的安置,兩地都呈現一片欣欣向榮之象。

就這麼撤出來,確實有些可惜。

可是這處若是面對官軍的圍剿,並沒有險要可守,難免被動。

梁山屢屢能夠以少勝多,其實更多的,還是倚仗這八百里水泊,來與官軍周旋。

不過,讓楊哲欣慰的是,那些從北方逃難過來的人,居然有九成,願意跟隨撤回山寨。

這也就意味著,梁山已經深入人心。

在這些人心中的地位,比官軍更高。

也虧得,自從楊哲掌管梁山之後,就有了長遠的規劃。

後山一直在不停開發,興修了不少房子,此刻正好全都派上了用場。

如今梁山上,聚集了八萬人。

有三萬多的老弱婦孺,山寨弟兄家屬。

家小在山上,前方的弟兄才會更加拼命。

因為他們的打拼,不僅僅為了自己,更是為了他們身後的家人。

按照梁山的規定,這些人雖然不能上戰場,卻可以支援梁山後勤。

洗衣做飯、搬運物資……

這都是為山寨發光發熱,都能賺一份工錢,貼補家用。

對,就是貼補家用。

楊哲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要讓山寨所有人,能有家的感覺。

這,才能堅定,守護山寨的決心。

多養一些人,不過多費一些錢糧罷了。

楊哲,很富裕。

至少,以梁山目前的情況,要養起這八萬來人,很富裕。

連續打了濟州府、北京城、高唐州三座城池,收穫頗豐。

自從開闢了天仙醉和精鹽的商路之後,楊哲也是賺的盆滿缽滿。

梁山還四處差人採買糧食,如今倉廩充足。

哪怕是官軍封山,他們堅持個兩三年,都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當然,即使官軍封山,楊哲也絕不會坐以待斃,乾耗下去。

此刻,聚義廳內,眾頭領齊聚。

除了江口水寨的閻五、太湖四傑和滕家兄弟,其他人都回來了。

就連負責精鹽的阮小五和童家兄弟,都回了山寨。

楊哲正在詢問燕青等人,此次下山去沂縣救李逵的經過。

當日,燕青得了楊哲將令,與朱貴和朱富兄弟,跟隨李鬼前往沂州。

來到沂縣縣城外時,天色已經黯淡下來。

朱富便帶了眾人,徑直去了他在西城外的酒店安身。

當日朱富投梁山,便關了酒店。

倒沒料到,會這麼快回來。

四人安歇一晚,留下朱貴和李鬼在店中等待。

燕青讓朱富帶著自己,進城打探訊息。

兩人來到縣城中打聽,聽說知縣已經上報州縣,已然得了迴文。

次日便要將李逵,送到州里問斬。

從沂州到州城,不到兩天路程。

燕青不由得感嘆,若是晚來一日,李逵怕是就要成了刀下之鬼了。

兩人探聽得清楚,便出城回了酒店。

四人計較,準備在路上動手。

只是,從沂縣到州府,卻有三四條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