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豐之時,出兵奪回荊州;有人則認為應當維持聯盟,共同對抗曹操。林小羽陷入了沉思,他知道歷史的走向正在因為自己的存在而發生微妙的變化,如今的局勢已不再是簡單的歷史重演。

他仔細分析了各方的利弊,認為荊州之地關乎東吳的安危,若被劉備完全佔據,日後必成大患。但此時貿然出兵,又可能破壞孫劉聯盟,讓曹操有機可乘。於是,他向孫權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與劉備談判,以荊州部分地區的管轄權換取劉備在其他方面的讓步,比如共同出兵北伐曹操,劃分戰後的勢力範圍等。孫權覺得此計可行,便派遣魯肅前去與劉備商議。

劉備這邊,諸葛亮也深知孫劉聯盟的重要性,但荊州對於蜀漢的發展同樣關鍵。在談判桌上,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林小羽雖未親自前往,但他給魯肅的錦囊妙計卻起到了關鍵作用。魯肅依計行事,在談判中軟硬兼施,最終劉備同意讓出荊州的江夏、長沙等三郡給東吳,但同時要求東吳在其北伐曹操時提供一定的兵力和物資支援。

,!

協議達成後,孫劉聯盟暫時得以穩固。林小羽也開始籌備北伐之事,他深知曹操在赤壁之戰後必定會加強軍事防禦,於是潛心研究新的戰術和兵器。他借鑑現代的軍事理念,設計出了一種可以快速拆卸組裝的攻城器械,大大提高了軍隊的攻城能力。同時,他還訓練了一支精銳的騎兵部隊,與東吳的水軍相互配合,形成水陸兩棲作戰的優勢。

隨著北伐的日子逐漸臨近,林小羽的心中既充滿了期待,也有著一絲憂慮。他不知道這場戰爭將會走向何方,自己是否能夠改變歷史的最終結局,讓這亂世早日結束,還百姓一個太平盛世。但他知道,自己既然來到了這個時代,就必須肩負起這份責任,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而戰……

在北伐的前夕,林小羽獨自一人站在江邊,望著那滔滔江水,心中默默祈禱著這場戰爭能夠順利進行,減少百姓的傷亡。孫尚香悄然來到他的身邊,輕聲說道:“無論前方如何,我都會陪在你身邊。”林小羽轉過頭,看著孫尚香堅定的眼神,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握緊了孫尚香的手,彷彿握住了這亂世中的一份安寧與希望。

大軍出征,浩浩蕩蕩地向著北方進發。林小羽騎著戰馬,走在隊伍的前列,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堅毅和果敢。他知道,這場戰爭將是他改變歷史的又一次重要契機,也是他實現心中抱負的關鍵一步……

一路上,林小羽的軍隊勢如破竹,接連攻克了曹操的幾座城池。他運用靈活的戰術,聲東擊西、圍點打援,讓曹軍防不勝防。然而,曹操也絕非等閒之輩,他迅速調整戰略部署,集結大軍在官渡一帶嚴陣以待。林小羽深知官渡之戰的重要性,這一戰若是勝利,曹操將元氣大傷,北方可圖;若是失敗,東吳也將遭受重創,天下局勢又將陷入混沌。

他與麾下將領們商議對策,決定採用奇襲與正攻相結合的戰術。一方面派一支精銳部隊繞道曹軍後方,襲擊其糧草輜重;另一方面,自己則率領主力部隊在正面與曹軍展開決戰。在戰鬥中,林小羽充分發揮了東吳軍隊水軍和騎兵的優勢,利用地形和天氣條件,多次突破曹軍防線。曹軍雖然頑強抵抗,但在林小羽的巧妙指揮下,逐漸陷入被動。

就在雙方激戰正酣之時,那支奇襲曹軍後方的部隊傳來捷報,他們成功燒燬了曹軍的糧草,曹軍頓時軍心動搖。林小羽抓住這一有利時機,發起了總攻。一時間,戰場上殺聲四起,曹軍大敗而逃。林小羽乘勝追擊,接連收復了大片失地,曹操被迫退回許都,閉門堅守。

經此一戰,林小羽在東吳乃至整個天下的威望達到了頂點。但他並未因此而驕傲自滿,他知道曹操雖然暫時受挫,但仍然擁有強大的實力,劉備在後方也在暗中窺視,隨時可能趁火打劫。於是,他一面整頓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