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開堂審案(第1/2頁)
章節報錯
翌日蕭月卿便帶著父女二人一同前去大理寺府衙,開堂審案。
因著案子是公開審理的,百姓只要不擾亂公堂秩序也可觀看。盛京城的百姓們聽說長公主要給百姓做主審案了,都一大早就到衙門外頭等著看,此時裡三層外三層圍了許多人。
大理寺正堂,明鏡高懸匾額之下,是紅日翻波出海圖,蕭月卿端坐高堂,左右下首分別為刑部尚書鄭喻、大理寺卿劉松年和都察院副都御史蔡堅。
苦主就在眼前,這案子也不是什麼複雜的案子。
蕭月卿開口問,“堂下何人?因何陳情?一一據實說來便是。”
而後父女二人中的父親開口道,“見過長公主,見過各位大人,草民田興,這是小女田靈兒,”父女二人還算懂禮數,都先向堂上的幾位行了禮,而後才道,“草民進京,為的是替草民枉死的老孃、妻兒討個公道,狀告之人是江州富商沈千。草民一家原是江州普通鹽戶,靠製鹽本分度日,一日小女外出,遇上了那沈千出巡鹽場,沈千見小女容貌不錯,就生了要強納小女為妾之意。”
話至此處,圍觀百姓不禁看向田靈兒,生得白淨秀麗,削肩細腰,水蔥一樣的年紀,身上還有種南方特有的溫婉韻味,果然活脫脫美人一個。
“可那沈千今年已經四十有餘,家中妻妾無數,小女自是不從,正巧草民的大兒田衝趕到,為救小妹與沈千起了衝突,我兒竟被沈家僕從當場打死。”說到此處,田興已經淚流滿面。
“誰知那沈千還不肯罷休,揚言讓草民三日之內將小女送上門,否則草民全家性命難保。草民不得已收拾了家中細軟,叫娘子帶小女先回孃家避一避,三日之期一到,沈千著人上門討人不得,便抓了草民老孃,逼迫草民說出小女下落,老孃不忍草民兩難,觸柱而亡!
沈家僕從便又向四鄰打聽,沈家勢大,四鄰莫敢不從,最終還是被他們找到小女藏身之處,草民娘子為給小女爭取逃跑時間,多番阻攔未果,被當場刀殺。
好不容易草民帶著小女逃了出來,卻告官無門!草民一家三口枉死,落得如今家破人亡的局面!實在是走投無路,這才想著去梆州尋長公主或謝將軍做主,不料一路遭遇截殺,多虧了公主府的護衛,不然今日焉有命在?還請長公主為草民做主啊!”父女二人齊齊跪地痛哭流涕。
圍觀百姓也是聽得唏噓不已,好好一個家,就這麼給人攪散了。還有那沈千,如此惡貫滿盈之人,也著實可惡。
“豈有此理,這沈千莫非比州官還大?行如此惡事,江州竟無人敢管他了?”蕭月卿怒道。
田興這才接著說,“公主您有所不知,沈千在江州有萬戶之稱,江州大小官員無不受其歲供,自是要保住這尊財神爺的。”
“那沈千真這麼有錢?”蕭月卿接著問。
田興躊躇道,“說是做生意來著,具體是什麼生意,草民就不清楚了。”似是還有未盡之語,但不敢多言。
蕭月卿自是明白田興的顧慮,還能是什麼生意,江州乃臨海之濱,水利航運便利,大邕舉國鹽場將近半數都在那裡,若非販賣私鹽,如何獲利之巨,富可敵國?
“三位大人,可有何異議?”蕭月卿看向鄭喻、劉松年、蔡堅三位。
就聽刑部尚書鄭喻道,“此案涉及三條人命,但如今只有一方苦主作為人證,那沈千又遠在江州,為求案情真相,恐怕不能就此定案論罪。”
大理寺卿劉松年也道,“辦案講究真憑實據,鄭大人所言有理。且這沈千若真與當地官員官商勾結的話,此事非同小可,再者他銀錢獲利之源為何,確實也有頗多存疑之處。”
蕭月卿心道,總算還有個明白人,“劉大人所說的,也正是本宮疑惑不解之處。眼下案情既已呈明,只待有司衙門派人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