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張旭回京(第1/2頁)
章節報錯
蕭月卿一行秋獵回宮沒幾日,向雲便帶了訊息進宮,說是南下的張旭迴轉京都了。因之前秋獵人多眼雜,向雲又是暗衛的身份,故而蕭月卿並未帶他去獵場那邊。
第二日蕭月卿便出宮去了公主府,美其名曰看看自己府邸的修葺進度,年後不久她就要行及笄之禮出宮開府了。公主府已經弄得有模有樣了,除卻一些假山亭臺還在修葺,荷塘花園的花草尚待栽種,再有就是大件傢俱還未搬進屋舍,看來笄禮之後搬出宮住入公主府是沒太大問題的。
一路行來,邊走邊看,蕭月卿心中很是滿意,出宮建府後,她就是這府上唯一的主子,辦起事來就會少去重重掣肘,倒是便宜很多。
及至庫房,張旭早已等候多時了,見了公主殿下當即行禮,蕭月卿擺手免了。
張旭就同她說起此次南下的諸事來。從頌雅閣帶去的首飾頭面、皮草衣物等在南方很受歡迎。雖說南方富庶,衣物首飾花樣繁多,但盛京也有盛京的特色獨到之處,因著離皇都較近,宮中娘娘貴人們的內造首飾衣物一向是流行的風向標,雖說宮紋禁制的不能私自打造製作,但盛京能工巧匠頗多,看了圖樣子稍作變換便能翻新設計出全新的各式花樣子,與南方的精緻秀氣相比,更加大氣富麗,故而很有賺頭。
張旭和蕭月卿說,此次單首飾衣物這一項,刨出本錢就賺了約四萬兩。縱是頌雅閣現在每月也有流水般的銀子進賬,蕭月卿還是再次咂舌,感嘆南方富庶,以及走商做生意真的很賺錢。
張旭說此次頌雅閣的貨主要是送往之前遞過帖子的南方几大富商豪紳氏族,都沒怎麼挑揀,就被全部收下了,而且都是當日現結的銀票。他們頌雅閣的名頭,現在在南方也徹底打響了,後面還有別的富商氏族趕過來打聽,問下一次走貨是什麼時候。
接著張旭又將此次南下采買的糧食、棉花、粗布部分樣品給蕭月卿一一看過。米糧都是今年秋收的新糧,沒有摻雜黴的壞的,散發著糧食獨有的香味。棉花也都是乾燥潔白柔軟,沒有水浸受潮的。
蕭月卿伸手撫過眼前染就了靛青色的粗布,說道,“這粗布瞧著,似是比盛京這邊的更加細密緊實一些。”
張旭答道,“殿下慧眼,南方人口眾多,因著遍植桑樹養蠶,絲綢一類布料織造工藝頗高,連帶著手工織就粗布一道工藝都比盛京更為成熟。”
“原來如此,那價格與盛京粗布相比如何?”
“實則南方的粗布還比盛京要更便宜些,南方這樣的一匹粗布約在三百二十文到三百四十文之間,而盛京一匹粗布約四百文左右。因著我們這次買得多,往來走貨時認識的南方富商剛好家中都多少有些布匹生意,於是算了低價給的,只收三百文一匹,屬下看了這補確實不錯,當即將幾家能夠湊出數來的布匹都買了,約摸一萬匹,會不會多了些?”張旭說到此處看了眼公主神色,試探著問道。
蕭月卿當即道,“不多不多,你這筆買賣做的很划算,三百文一匹算下來,這些粗布左不過三千兩銀子,咱們頌雅閣一個月的進賬都不止這個數。再說,若是用不完就送到舅舅軍中去,邊關苦寒,給將士們裁些冬衣夾襖,或是做些護膝也是好的。”
聽了這話,張旭也放下心來。
又聽蕭月卿道,“張旭,既然給了你做主的權力,你便放手去做,若真有什麼,本宮自會替你周全。”
“多謝殿下,如此屬下便再無後顧之憂了。”轉而同公主說起此次南下的另一件重要之事,“殿下,此次南下,屬下受當地巨賈沈千之邀,參加了他家舉辦的宴會,在南方排得上號的商賈基本都派了話事人來,席間他們談到的生意,有一樁便是販鹽。”
聽到此話,蕭月卿亦是心神一震,“販得哪門子鹽?”
“他們雖未明說,但屬下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