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新也在她接電話的時候,給父母報平安。

說已經碰上面了,現在孫阿姨帶她去吃飯。

孟新發完這個訊息,本打算低調看窗外風景。分散注意力,別集中在別人打電話上,這樣不禮貌。

但是她說的內容,跟自己有關,她沒辦法不豎耳傾聽。

“喂,老豆,我唔系屋企啊,接朋友噶女啊,今晚都唔翻來吃飯啦。”

(喂,老爸,我不在家,接朋友的女兒,今晚不回家吃飯了。)

孫秀英不打算回家(指她爸媽家,她自己的家也在隔壁),孟新後天的考場在大學城內,過去路途遙遠,上午還塞車,有遲到風險。

(富婆很多個房子的。)

她計劃今晚直接住在禺區的別墅裡。

“系啊系啊,哇,老豆,你都唔知,生得不知幾靚。”說到這裡,孫秀英還笑著看了眼孟新。

(是啊是啊,哇,老爸,你都不知道,她長得多漂亮。)(省略她爸爸的對話,因為新新聽不到。)

孟新聽到這誇讚的話,揚起發自內心的笑容。

這兩天她要不要假裝聽不懂粵語?

不然太不好意思了。

“你話生就生啊,鬼知下一個系唔系女,唔同你講禁多啦,系禁先。”

(你說生就生,誰知道下一胎是不是女兒,不和你說那麼多了,先這樣,拜拜。)

她可不想再生一個孩子,這樣對朝白不公平。獨生子當了18年,突然多了個弟弟或者妹妹,他會有心理落差的。

如果一起長大就不一樣。

孫秀英掛了電話。

孟新想了想,怕還聽到更勁爆的事情,她連忙笑著詢問:“阿姨,你剛剛是不是誇我了?”

孫秀英聞言一臉驚喜,“新新聽得懂粵語?”

孟新誠實點頭,“我能聽懂一點,”謙虛的美德,剛剛的對話有一點尷尬,聽得懂一點比全懂好。

“我也會講一點。”孟新展現了下自己摻了些許普通話的塑膠粵語。“泥猴啊。”

沒辦法,就怕孫阿姨誇讚她到媽媽面前。

她沒辦法解釋自己為什麼會標準粵語,為了避免麻煩,只得這樣。

孫秀英得知對方能聽懂粵語,很開心,但她沒有直接用粵語說話,出自廣場人的好客之道。一般會遷就對方的語言。

孫秀英還是繼續用普通話。

她投其所好,聊起美術的話題。

孟新才知道她也是設計師出身的,怎麼老覺得這段經歷好像在哪裡聽過?

世界這麼大,應該不會這麼巧的。

去的農莊離機場40分鐘,是附近最好吃的店。

孫秀英提前訂好選單,其實就是直接跟老闆打了個招呼,說照舊。

到達時,湯料已經放進去了,湯鍋也煮沸得沸騰。

洗個手就能吃。

三個人,兩隻雞,半隻白切,一隻半打邊爐。還有蝦、豆腐、青菜等未熟的菜,擺放在旁邊,等著下鍋(沒那麼快下鍋,吃的差不多才下)。

“好吃,”孟新喝了碗湯,是這個味道!

就是不一樣,怎麼就這麼好吃呢?

明明一樣的菜,在一樣的配料,她在燕城打邊爐,就沒這個味道。

孫秀英見她吃得這麼開心,就是對她安排的肯定,“新新,還合胃口吧?”

“嗯嗯,非常好吃,我很喜歡。”

孫秀英哈哈一笑,“那以後就在這邊上大學,阿姨帶你吃遍粵東美食。”

孟新也沒掃興,“好啊,我第三志願選廣美。”

“打算學什麼專業,有想好嗎?”

孟新一臉苦惱,“我